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原文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幣_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詩詞問答
問: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的作者是誰?答:丘處機
問: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丘處機的名句有哪些?答:丘處機名句大全
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春游
(1)
(2) 春天到郊外游玩
(3) 指帝王春天出巡
浩蕩
形容水勢洶涌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寒食
(1).節(jié)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于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后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后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zhí)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yè)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qū)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郁達夫 《釣臺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xiāng),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前?!眳㈤啞短接[》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逗鬂h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p>
(3).猶冷食。指寒食節(jié)吃的冷的食物?!稓q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蜇嘁载?,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薄稓q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采蒻葉裹以蒸之?;蚣右贼~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于其下者?!?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梨花
亦作“棃花”。1.梨樹的花,一般為純白色。 南朝 梁 蕭子顯 《燕歌行》:“ 洛陽 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 高啟 《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開如火炎?!?/p>
(2).一種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回仙》:“ 陸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p>
(3).指梨花槍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營去住幾天,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去掉花槍,回到梨花正宗?!弊宰ⅲ骸袄婊?,即梨花槍,亦即 楊 家槍法。”參見“ 梨花槍 ”。
(4).指梨花大鼓。詳“ 梨花大鼓 ”。
(5).舊武器名。參見“ 梨花槍 ”。
時節(jié)
(1) 季節(jié);時令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時節(jié);秋收時節(jié)
(3) 時候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爛漫
(1) 色彩鮮麗
山花爛漫
(2) 坦蕩,無做作
天真爛漫
玉樹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唐 李白 《懷仙歌》:“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金 元好問 《幽蘭》詩:“鈞天帝居清且夷,瑤林玉樹生光輝?!?/p>
(2).用珍寶制作的樹。《漢武故事》:“上( 漢武帝 )於是於宮外起 神明殿 九間……前庭植玉樹。植玉樹之法,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 甘泉宮 里,玉樹一叢,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宋 歐陽修 《漢宮》詩:“玉樹人間老,珊瑚海底生。” 寧調元 《偶成》詩:“銅駝寂寂迷衰草,玉樹依依戀夕陽?!?/p>
(3).槐樹的別稱?!度o黃圖·漢宮》:“ 甘泉谷 北岸有槐樹,今謂玉樹?!?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云陽縣 界多 漢 離宮故地,有樹似槐而葉細,土人謂之玉樹?!?/p>
(4).美麗的樹。 唐 宋之問 《折楊柳》詩:“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 元 薩都剌 《望金陵》詩:“春風玉樹留歌韻,暮日青山立畫屏?!?清 劉獻廷 《斐園松》詩:“白玉堂前緑玉樹,橫空百尺寒颼飀?!?/p>
(5).白雪覆蓋的樹。 唐 李白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詩:“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元 薩都剌 《釣雪圖》詩:“村南村北人跡斷,山前山后玉樹迷?!?清 金人瑞 《對雪次韻》:“玉樹誠堪愛,冰肌已久夸?!?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與弦歌》:“﹝赤旗﹞時時招拂,蕩漾著四周霜枝玉樹間的晨光?!?/p>
(6).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后以“玉樹”稱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之一:“叔父朱門貴,郎君玉樹高?!薄抖膛陌阁@奇》卷三:“那翰林生得儀容俊雅,性格風流;所事在行,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樹?!?郁達夫 《遲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親,卻仍是雄心未死,還在想我結一頭親,生下幾個玉樹芝蘭來,好重振重振我們的這已經墜落了很久的家聲?!?/p>
(7). 南朝 陳后主 所作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省稱。 唐 李商隱 《陳后宮》詩:“壽獻金莖露,歌翻‘玉樹’塵。” 元 孫周卿 《蟾宮曲·自樂》曲:“低歌‘玉樹’,爛醉金釵?!?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p>
瓊葩
亦作“璚葩”。色澤如玉的花。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青囊既深味,瓊葩亦屢摘?!?明 唐寅 《步步嬌·冬景》詞:“消息探梅梢,見璚葩的皪開偏早。” 清 陳維崧 《看花回·大悲閣上看玉蘭花》詞:“梵閣斜盤碧磴,恰千點瓊葩,瓏瓏纔結?!?/p>
夜沉沉
形容夜深。 唐 李白 《白紵辭》:“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黃金?!?宋 蘇軾 《春夜》詩:“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你昨宵個夜沉沉醉臥 蕊珠宮 ,今日暖融融誤入 桃源洞 ?!?/p>
浮光
(1).水面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 陳 陰鏗 《渡青草湖》詩:“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韞珠澄積潤,讓璧動浮光?!?明 文徵明 《歲暮雪晴山齋小詩》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虛楹?!?/p>
(2).指浮動的目光。 老舍 《蛤藻集·且說屋里》:“他的帶煙氣的臉上露出青筋,離離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p>
靄靄
云霧密集的樣子
山頭靄靄暮云橫。——宋· 蘇軾《題南溪竹上》
溶溶
(1) 寬廣的樣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辭·九嘆·愍命》
(2) 水緩緩流動的樣子,也用來形容月光蕩漾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唐· 杜牧《阿房宮賦》
月色溶溶
人間天上
(1).人世社會和神仙世界。 元 曾允元 《水龍吟·春夢》詞:“甚依稀難記,人間天上,有緣重見?!?明 劉基 《小重山·詠月》詞:“人間天上一般秋。銀潢水何事獨西流?!?/p>
(2).猶人間天堂。指景物極美好的處所。《水滸傳》第五九回:“ 宋江 閒步看那 西岳廟 時,果然是蓋造得好;殿宇非凡,真乃人間天上!”
爛銀
(1).燦爛如銀。形容雪白閃亮。 閩 徐夤 《依韻和尚書再贈牡丹花》:“爛銀基地薄紅妝,羞殺千花百卉芳?!?宋 張孝祥 《浣溪沙·用沉約之韻》詞:“細仗春風簇翠筵,爛銀袍拂禁爐煙。” 清 金農 《憶家》詩:“爛銀月色露檐垂,千里思家鴈信遲?!?楊朔 《雪浪花》:“﹝老漁民﹞動手收拾著滿船爛銀也似的新鮮魚兒?!?/p>
(2).純銀;白銀。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丹陽化銅》:“此我一月養(yǎng)道食料也,此可化銅二兩為爛銀……以消石攪之,傾槽中,真是爛銀,雖經百火,柔軟不變也?!?明 宋濂 《資善大夫御史中丞章公神道碑銘》:“勑生蟄蟄千子孫,白笏堆床如爛銀?!?/p>
霞照
同“霞炤”。
如霞光之映照。
通徹
通曉;貫通;完全理解
渾似
完全像。 宋 孫光憲 《更漏子》詞之六:“求君心、風韻別。渾似一團煙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魚口灘》詩:“ 瀟湘 渾似日南落, 岳麓 已從天外看?!?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應有嬌羞人面,映著他桃樹紅妍;重來渾似 阮 劉 仙,借東風引入洞中天?!?/p>
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臨汾縣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渡胶=洝|山經》:“ 盧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無草木,多水?!?郝懿行 箋疏:“《莊子·逍遙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陽’;《隋書·地理志》云,‘ 臨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陽府 西?!卑?,《山海經·東山經》下文尚有 * 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內北經》有 列姑射 ,當為傳說中另一山名。
(2).《莊子·逍遙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焙笤娢闹幸浴肮蒙洹睘樯裣苫蛎廊舜Q。 五代 王周 《大石嶺驛梅花》詩:“仙中 姑射 接 瑤姬 ,成陣清香擁路岐?!?宋 蘇軾 《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海邊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張可久 《滿庭芳·歌者素娟》曲:“鉛華盡洗,南州瓊樹, 姑射 冰肌?!?清 張麟書 《早梅》詩:“夢寐難忘 姑射 姿,春山無伴每相思?!?/p>
真人
(1) 親身和活著的人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2) 道教稱有養(yǎng)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
天姿
姿容;特指俊美的容貌
靈秀
清秀美好
聰慧靈秀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fā)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高潔
高尚純潔
實際行動證明她很高潔
萬化
(1).萬事萬物;大自然?!渡觇b·政體》:“恕者仁之術也,正者義之要也,至哉,此謂道根,萬化存焉爾?!薄稘h書·京房傳》:“ 房 對曰:‘古帝王以功舉賢,則萬化成,瑞應著?!?顏師古 注:“萬化,萬機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萬物之類也?!?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靈而理萬化。”
(2).各種變化。《莊子·大宗師》:“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唐 白居易 《嘆老》詩之一:“萬化成於漸,漸衰看不覺?!?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語雖合璧,意若貫珠,非書窮五車,筆含萬化,未足云也?!?/p>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誰信道
誰料到。 宋 葛立方 《雨中花·睢陽途中小雨見桃李盛開作》詞:“誰信道,佳聲著處,肌潤香勻。” 宋 羅椿 《酹江月·賀楊誠齋》詞:“前日登高誰信道,壽酒重浮茱萸。”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四出:“婆婆聽,我拜啟:隨娘往 東岳 去,誰信道得中途,驀忽娘傾棄。”
不與
不贊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群芳
(1) 各種艷麗、芳香的花草;眾花;百花;比喻眾女子、眾美人
群芳斗艷
(2) 也比喻眾賢人
同列
位次相同。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君與廉頗同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序八州而朝同列。——漢· 賈誼《過秦論》
浩氣
浩然的正氣
浩氣四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浩氣長存
清英
(1).清潔明凈。 漢 班固 《西都賦》:“軼埃竭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薄杜f唐書·后妃傳下·肅宗韋妃》:“得元和之正氣,韞霄漢之清英。”
(2).清正英特?!度龂尽の褐尽ぬ罩t傳》“ 廣陵 太守 琊邪 趙昱 , 徐方 名士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高潔清廉,抱禮而立;清英儼恪,莫干其志?!薄妒勒f新語·假譎》“ 諸葛令 女, 庾 氏婦”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 葛令 之清英, 江君 之茂識,必不背圣人之正典,習蠻夷之穢行?!?/p>
(3).指精英。《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 蔡邕 ﹞乃薦於 何進 曰:‘伏惟幕府初開,博選清英,華髮舊德,并為元龜?!?南朝 宋 謝靈運 《無量壽佛頌》:“浄土一何妙,來者皆清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然 晉 雖不文,人才實盛……并結藻清英,流韻綺靡?!?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p>
(5).精華。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大半,難矣?!?/p>
(6).清酒?!短接[》卷八二三引《淮南子》:“清英之美,始於耒耜?!?/p>
(7).古琴的別名?!段墨I通考·樂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p>
仙材
非凡的資質。 宋 柳永 《洞仙歌》詞:“恣雅態(tài),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國艷仙材,翻恨相逢晚?!?/p>
卓犖
(1) 卓越,突出
卓犖諸夏,兼其所有。——班固《兩都賦》
博聞強記,奇異卓犖。——《三國志·陳矯傳》
(2) 也作“卓躒”
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孔融《薦彌衡表》
下土
(1).大地?!对姟ば⊙拧ば∶鳌罚骸懊髅魃咸欤张R下土?!?唐 張喬 《試月中桂》詩:“根非生下土,葉不墜秋風?!?明 何景明 《九詠》:“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澤之照臨?!?/p>
(2).四方;天下。《書·舜典》:“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孔 傳:“言 舜 理四方,諸侯各設其官居其方?!薄秶Z·吳語》:“余心豈忘憂恤,不惟下土之康靖?!?韋昭 注:“不但憂四方,乃憂王室也。”《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故下土無壅滯之土,國朝無專貴之人。”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淵謀遠略,必中事幾,善訓嘉謨,可為世則者,傳聞下土,雖僅得其一二,已足以度越眾慮,非可闚測,可謂有君人之德大?!?魯迅 《無題》詩:“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p>
(3).指人間。《詩·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五:“ 豫章 人 劉廣 ,年少未婚,至田舍,見一女子,云:‘我是 何參軍 女,年十四而夭,為 西王母 所養(yǎng),使與下土人交。’ 廣 與之 * 。” 前蜀 貫休 《陽春曲》:“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 清 魏源 《雜詩》之四:“維帝高冥冥,安聞下土怨?!?/p>
(4).偏遠的地方?!稘h書·劉輔傳》:“臣等愚,以為 輔 幸得託公族之親,在諫臣之列,新從下土來,未知朝廷體,獨觸忌諱,不足深過?!?漢 王符 《潛夫論·三式》:“細民冤結,無所控告,下土邊遠,能詣闕者,萬無數(shù)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薄段簳ぶ扉L生傳》:“ 高車 主 阿伏至羅 責 長生 等拜, 長生 拒之曰:‘我天子使,安肯拜下土諸侯!’”
(5).低洼之地。《書·禹貢》:“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孔 傳:“高者壤,下者壚?!币徽f,下等土地。 孫星衍 注引 馬融 曰:“ 豫州 地有三等,下者墳壚也?!?/p>
猶入土。指埋葬。 宋之的 《故鄉(xiāng)》:“老的下土的時候,使了財主五吊錢,幾年沒還上,咱祖上留下來的這幾間破草房跟西河沿那八分菜田地,都出給財主了?!?/p>
分別
(1) 各自;個別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2)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
瑤臺
(1).美玉砌的樓臺。亦泛指雕飾華麗的樓臺?!冻o·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 有娥 之佚女。” 游國恩 纂義引 徐煥龍 曰:“瑤臺,砌玉為臺。”《淮南子·本經訓》:“晚世之時,帝有 桀 紂 ,為琁室瑤臺,象廊玉牀?!薄杜f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氏》:“是以卑宮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為麗。” 明 李夢陽 《去婦詞》:“瑤臺筑就猶嫌惡,金屋裝成不論錢?!?/p>
(2).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 晉 王嘉 《拾遺記·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臺。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瑤臺 閬苑 神仙, 蔡狀元 是 天祿 石渠 貴客?!?/p>
(3).積雪的樓臺。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贊》:“氣徧霜繁,年豐雪積……權陋瑤臺,暫踐盈尺?!?唐 許渾 《看雪》詩:“客醉瑤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遠行》詞:“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須信幽蘭歌斷,彤云收盡,別有瑤臺瓊榭。”
(4).玉鏡臺。妝臺的美稱。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絶,瑤臺傾兮鏡匳空?!?明 湯顯祖 《南柯記·御餞》:“冠裳俊雅,正瑤臺鏡里,鳳妝濃乍?!?/p>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洞天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別有天地,現(xiàn)在借指引人入勝的境地
別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看清
(1) 清晰地看見;看清楚
(2) 認識清楚
他看清了問題的本質
詩文賞析
上片寫梨花開放的時間、風姿、周圍的環(huán)境。前兩句點出梨花開于晚春的寒食節(jié)前后,“春游浩蕩”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飛花的暮春季節(jié)。“白錦”二句,以白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潔白無瑕與香花爛漫的盛開模樣,反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形象真實而鮮明?!办o夜”至上片末,寫梨花開放的環(huán)境,暮靄沉沉天地闊的靜夜里,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冷”字,生動地烘托出寧靜、微寒的夜景,使讀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人間與天上都溶浸在皓月與花色交織而成的氛圍中,月光皎潔、花似雪明,給人一種高潔、脫俗的感受。
下片前三句用典,繼續(xù)以“天姿靈秀”的姑射真人來比喻梨花,《莊子·逍遙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边@三句就是用這典故,這位神人,修養(yǎng)已經達到神化難測的境界,暗寫梨花的冰清玉潔與靜若處子的仙姿?!叭f化”諸句寫作者的體會與想法。由上句的“神人無功”,這位藐姑射山神人雖有大功,卻無意于求功,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志向;作者又由梨花的清高絕俗、不與群芳同伍,感慨世俗之人未能欣賞,就好像俗人對作者的清高傲骨未能賞識。畢竟,世人多醉我清醒,這種不食人間煙火、超塵拔世的清涼境界,也只有能進入洞天福地修行的有道者,才能心領神會。此詞雖是詠物,實即詠自己,這正是文人詠物詞的寄寓手法。此詞把梨花獨特超群的氣質,寫得生動鮮明,讓人有清新脫俗、靈秀異常的感覺,雖結尾不免落入談道論教的范圍,但仍不失為一首佳作。詞人所選取的歌詠之物,往往是個人內在性情與藝術風格的表征,因此丘處機歌詠浩氣清英、仙材卓犖的梨花,可以看出其清新脫俗的風格、靈秀異常的神人氣息,而表現(xiàn)于作品中,則呈現(xiàn)了清拔脫俗的風格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