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拼音:dà
大古漢語字典解釋
dà①〈形容詞〉與“小”相對。《鴻門宴》:“大行不顧細謹?!?br>②〈形容詞〉重要的;重大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天將降大大任于斯人?!?br>③〈形容詞〉年長的;排列第一的。《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br>④〈副詞〉表示范圍廣,數(shù)量多。《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br>⑤〈副詞〉表示程度深。《董宣執(zhí)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br>tài
①通“太”,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br>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國》:“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br>【大方】大道理。引申為專家、內行。《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之家?!?br>【大成】1.太平,和平。《左傳·僖公十五年》:“歸之而質其大子,必得大?!?.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學術上形成完整體系。《孟子·萬章下》:“孔子這謂集大?!?br>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大古漢語 快速查詢。
猜你喜歡: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