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
拼音:cí
辭古漢語字典解釋
cí①〈名詞〉口供。《周禮·秋官》:“聽其獄訟,察其辭?!绷谠?strong>《斷刑論》:“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br>②〈名詞〉言詞,詞句。《信陵君竊符救趙》:“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strong>《〈指南錄〉后序》:“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strong>《屈原列傳》:“明于治亂,嫻于辭令?!?br>③〈動詞〉講話,告訴。《殽之戰(zhàn)》:“使皇武子辭焉?!绷谠?strong>《段太尉逸事狀》:“無傷也,請辭于軍?!?br>④〈動詞〉推辭;拒絕;不接受。《陳情表》:“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strong>《〈指南錄〉后序》:“于是辭相印不拜?!?br>⑤〈動詞〉告別。《廉頗藺相如列傳》:“臣等不肖,請辭去?!?strong>《木蘭詩》:“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br>⑥〈名詞〉文詞。《屈原列傳》:“皆好辭而以賦見稱?!?strong>《送東陽馬生序》:“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dá)?!?br>⑦〈名詞〉古代文體的一種。如《楚辭》、《歸去來兮辭》。【辨】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辭”和“詞”是同義詞。在較古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后逐漸以“詞”代“辭”。
【辭見】京朝官出任外官赴任前朝見皇帝。
【辭決】決別。
【辭令】應(yīng)對的言辭。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而又善為辭。”
【辭世】1.隱居避世。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托跡黃、老,辭卻粒?!?.猶“去世”、“逝世”。韓愈《祭虞部張員外文》:“倏忽逮今,二十馀載,存皆衰白,半亦辭?!?br>【辭謝】婉言道歉或謙讓不受。
【辭致】辭令或文詞的風(fēng)格。《隋書·蘇威傳》:“辭可觀,見者莫不稱善?!?br>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辭古漢語 快速查詢。
猜你喜歡: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