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tif】魏碑龍門二十品《魏靈藏造像記》全拓_嘉慶拓本205M
詞典網(wǎng) 2019-03-09 15:27:19
標簽:龍門二十品,魏靈藏造像記
所需服務(wù)分:5下 載
龍門二十品《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全拓,嘉慶拓本,題記楷書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額,楷書三行九字,額中間豎題“釋迦像”,字略大于兩側(cè),額左題“薛法紹”,右題“魏靈藏”。北魏造像習慣用別體字,此題記尤多。雖刻造時間無明確記載,但書法風格酷似同窟的“楊大眼題記”,或疑同出于一人之手,當屬北魏刻石無疑。原石身高75厘米、寬40厘米、額高15厘米、寬15.5厘米,是龍門造像題記中碑刻和書法藝術(shù)的精品,也是龍門四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存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清乾隆年間錢塘著名學者黃易訪拓后始公布于世。
分辨率:300 DPI
像素:5796x12368
文件大?。?05M
格式:tif(建議使用photoshop打開)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所需服務(wù)分:5下 載

猜你喜歡:
唐寅行書《漫興墨跡》,紙本,36.8x422,私藏。該作是其為友人所書的自作漫興詩,通卷千余字一氣呵成,用筆精到細膩,體勢向右欹側(cè),
趙孟頫行書《靈隱大川濟禪師塔銘》,紙本墨跡,手卷,縱34.4厘米,橫408.9厘米,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鹅`隱大川濟禪師塔銘》原文為浙
趙孟頫楷書《膽巴碑》,全稱《大元敕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之碑》,又稱《帝師膽巴碑》等。紙本,墨跡,趙孟頫撰文并書,書于元延佑三年(13
陜西省岐山縣城南五丈塬,是諸葛亮幾十年南征北戰(zhàn)中最后一個戰(zhàn)場。諸葛亮死后,唐初便有人在此立廟,后來殿內(nèi)東西兩壁鑲嵌的40塊二尺見方的岳飛
《隸辨》是清代顧藹吉所編撰的隸書字典。全書八卷是采自漢碑之隸字,以宋《禮部韻略》的韻部為序編次,每字之下均注出碑名并引碑語;第六卷《偏旁
任政《隸書字帖》,1972年作,錄:魯迅先生詩七律詩十一首,七絕詩七首。任政幼從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詩文,青箱家學,淵源有自,平生愛書
王寵《石湖八絕詩卷》, 30cm×307cm, 紙本,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分辨率:300 DPI像素:36266x3543
明 董其昌行書《張九齡白羽扇賦》卷,紙本,26x272,書于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落款:壬戌秋日書,董其昌
明代 文徵明《口號十首送階湖先生歸吳》,長卷,行草,紙本,高28.5厘米,縱310.6厘米,明嘉靖元年壬午(公元1522年)作,時文徵明
《廣川書跋》是宋代董逌著錄金石碑帖并鑒賞點評之作。全書共十卷,其中前五卷跋先秦至漢之鐘鼎銘文、石刻,后五卷跋魏、晉、南北朝、隋至唐至北宋書跡
《定武本蘭亭序》,麻紙,剪裱裝冊,共7開,每開縱35厘米,橫10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故宮所藏宋拓本《定武本蘭亭》拓工良好,有潘思
《鮮于璜碑》,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璜碑》,延熹八年(165)十一月立。1973年5月,天津武清縣高村鄉(xiāng)蘭城村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于村東蘇家墳。碑陽
顏真卿《多寶塔碑》,楷書,單字版,共2023圖,按原文順序編號,方便逐字閱讀臨摹。顏真卿《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yīng)
楊賓撰《大瓢偶筆》,8卷,總碑目,1卷,鐵函齋書跋,4卷,楊霈編,道光27年粵東糧道署校刊,燕京大學圖書館藏。《大瓢偶筆》一書成于康熙四十七
董其昌行草書法《酒德頌》絹本,縱24.5厘米,橫245.7厘米,此卷書法用筆遒勁,布白疏朗。《酒德頌》是魏晉詩人
祝允明行書《蘭亭序》,文徵明作蘭亭修褉圖 ,紙本,縱26.7厘米,橫416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本《蘭亭序書畫卷》為祝允明行書臨《蘭
明 解縉《草書千字文》卷(傳),紙本, 浙江圖書館藏。浙江圖書館珍藏之明人草書《千字文》經(jīng)折本,二十世紀80年代據(jù)“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謝稚
吳昌碩篆書《心經(jīng)》十二條屏,132.5×30.2CM×12,日本東京國立博物?!缎慕?jīng)》十二條屏是吳昌碩晚年的扛鼎之作,現(xiàn)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
唐 顏真卿《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書于唐乾元元年(758年),行書,紙本,28.2X72.3cm,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
270種歷代墓志銘整理打包下載,大部分都是魏、晉、唐時期各種墓志銘(蓋),其中高清墓志銘(蓋)整拓約220種,學習魏碑的書友不容錯過!都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