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三國演義的成語 Top100
- 強詞奪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span>
- 曲意逢迎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 揚幡招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1回:“設(shè)香案,鋪祭物,列燈四十九盞,揚幡招魂。”
- 步步為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zhàn)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span>
- 無名小卒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只見城內(nèi)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
- 尺寸可取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span>
- 反客為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zhàn)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span>
- 舊病復(fù)發(fā)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三十二回:“袁紹聞袁尚敗回,又受了一驚,舊病復(fù)發(fā),吐血數(shù)斗,昏倒在地?!?/span>
- 坐視不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七回:“即蜀中危急,孤豈可坐視不救。”
- 乘其不備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八回:“我乘其不備而更追之,故能勝也?!?/span>
-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span>
- 賠了夫人又折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span>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span>
- 光陰荏苒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雙是新春?!?/span>
- 威風(fēng)凜凜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fēng)凜凜。”
- 口出不遜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卻說關(guān)公正坐帳中,忽探馬飛報:‘曹操差于禁為將,領(lǐng)七枝精壯兵到來。前部先鋒龐德,軍前抬一木櫬,口出不遜之言,誓欲與將軍決一死戰(zhàn)。兵離城止三十里矣?!?/span>
- 初出茅廬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span>
- 笑容可掬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span>
- 悶悶不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八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span>
- 張燈結(jié)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告諭城內(nèi)居民,盡張燈結(jié)彩,慶賞佳節(jié)。”
- 孔孟之道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松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wù)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fā)明公耶?”
- 趨吉避兇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趨吉避兇,儒者之事?!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吾等問于高明之人,當(dāng)趨吉避兇。”
- 養(yǎng)精蓄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養(yǎng)精畜銳,劉表、孫權(quán)可一鼓而下也?!?/span>
- 忍辱偷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span>
- 空城計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zhèn)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shè)有埋伏,引兵退去。
- 心腹大患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yǎng)成賊勢,難以制伏?!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十
- 力排眾議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span>
- 氣宇軒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游說。”
- 無計可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允日:‘賊臣董卓,將欲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
- 身在曹營心在漢 《三國演義》第二五回
- 緩兵之計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 急于求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詭計多端 宋·蘇轍《論呂惠卿》:“懷張湯之辯詐,兼盧杞之奸兇,詭變多端?!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七回:“緒曰:‘維詭計多端,詐取雍州?!?/span>
- 物傷其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崤c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滾鞍下馬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良久,見一員小將,白袍銀鎧,滾鞍下馬?!?/span>
- 身不由己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span>
- 赤身裸體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4回:“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誰或坐。”
- 徒有虛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貓笤唬骸笋R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 搖搖欲墜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span>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span>
- 漫山遍野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span>
- 勢不可當(dāng) 《晉書·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dāng),可以算屈,難以力競?!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山上數(shù)處精兵殺下,勢不可當(dāng),前軍大敗?!?/span>
- 束兵秣馬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后人有詩嘆玄德曰:‘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 等閑視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 鷹視狼顧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quán);久必為國家大禍?!?/span>
- 大仁大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至于劉琮降(曹)操,豫州(劉備)實不知;且又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yè),此真大仁大義也?!?/span>
- 階下囚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
-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時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王含、蔣斌為左軍,蔣舒、傅僉為右軍,胡濟為合后,維與夏侯霸
- 先禮后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dāng)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span>
- 法不徇情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 大吉大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孔明曰:‘來意亮已知道了。適間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span>
- 逆天而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2回:“今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敗亡也?!?/span>
- 知遇之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 心術(shù)不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宮日:‘汝心術(shù)不正,我故棄汝!’”
- 赤身露體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guān)前搦戰(zhàn),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span>
- 赤膊上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zhàn)?!?/span>
- 兵疲意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諸公不知兵法,備乃世之梟雄,更多智謀,其兵始集,法度精專,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span>
- 錦囊妙計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yún)?,?dāng)領(lǐng)此三個錦囊。囊中有三條妙計,依次而行?!?/span>
- 淚流滿面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回:“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span>
- 土雞瓦犬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乃謂關(guān)公曰:‘河北人馬,如此雄壯!’關(guān)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
- 人親骨肉香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朕自涿郡與卿等之父結(jié)異姓之交,親如骨肉;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dāng)同心協(xié)力,共報父仇;奈何自相爭競,失其大義
- 星月交輝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span>
- 狼心狗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昔日以汝為忠義,推為盟主;今之所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間!”
- 龍肝鳳髓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span>
- 抵足而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一日,眾官皆散,權(quán)(孫權(quán))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span>
- 落魄不偶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
- 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朝廷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
- 削鐵如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
- 曠世逸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xù)成漢史,誠為盛事?!?/span>
- 老弱殘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城中無糧,可發(fā)老弱殘兵并婦人出降;彼必不為備,我既以兵繼百姓之后出攻之?!?/span>
- 得而復(fù)失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變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復(fù)失,與不得同。公以此賀我,實足使我愧赧耳!’”
- 青山不老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dāng)后報。”
- 有機可乘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時伐之,更等何時?”
- 反敗為勝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 怒目而視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fēng)凜凜,手執(zhí)方天畫戟,怒目而視?!?/span>
- 器宇軒昂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到此人必來游說?!?/span>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開基立業(yè)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自我高皇帝斷蛇起義,開基立業(yè),傳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據(jù)一方。”
- 荒淫無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無道,廢賢失敗,理宜誅戮?!?/span>
- 勿怠勿忘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 一擁而上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呂蒙親自擂鼓,士卒皆一擁而上,亂刀砍死朱光?!?/span>
- 恩榮并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jié),為治之道,于斯著矣?!?/span>
- 胸懷大志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群英會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span>
- 貪心不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并吾界!”
- 大雨滂沱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行了數(shù)日,忽值大雨滂沱?!?/span>
- 佯輸詐敗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戰(zhàn),卻佯輸詐敗,誘到北山之前,放炮為號,三面夾攻,必獲大勝。”
- 倍道而進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span>
- 恩怨分明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 手無寸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span>
- 一家老小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回:“當(dāng)日接了書信,便與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帶從者百余人,車百余輛,徑望兗州而來?!泵鳌ゑT夢龍《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無事退回,我自養(yǎng)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錢還府,也是我
- 招兵買馬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 村野匹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span>
- 拂袖而起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wù)Z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zhuǎn)入后堂?!?/span>
- 恃才放曠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
- 傲睨得志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span>
- 昂然直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昂然直入?!?/span>
- 唇齒之戲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足下深知安邦定國之道,何在唇齒之戲哉!”
- 虎狼之穴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父親奈何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
- 笑傲風(fēng)月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fēng)月,抱膝危坐?!?/span>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