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
拼音:hào lìng號令怎么寫好看
號令的解釋
(1) [order]∶指揮部隊軍事行動的命令和指示的統(tǒng)稱
以出號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愬軍號令。——《資治通鑒·唐紀(jì)》
傳號令以誅奸賊。——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發(fā)布號令
(2) [verbal command]∶傳呼命令。古代以傳叫之法發(fā)布命令,故稱號令
號令召三老。——《史記·陳涉世家》
號令明肅。——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號令三軍
詳細(xì)解釋
(1).號召;發(fā)布命令。《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序》:“朝廷興居無節(jié),號令不時?!?b>《國語·越語上》:“ 越王 句踐 棲於 會稽 之上,乃號令於三軍。”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所宜大明約束,使信在言前,號令指麾,以圖功利。” 明 李贄 《藏書·儒臣傳·劉向》:“ 李生 曰:‘……蓋是時 周 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禮樂征伐之權(quán),以號令諸侯。’”
(2).發(fā)布的號召或命令。《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嚴(yán)號令?!?b>《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楊朔 《走進(jìn)太陽里去》:“隊伍黃昏出發(fā),走到半夜,漸漸接近了鐵路,忽然從前頭悄悄傳來一聲緊急的號令,人馬一齊伏到地上去。”
(3).將犯人行刑以示眾。《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違犯之人,捉挐到官,取問是實,定將犯人對眾號令,嚴(yán)行斷罪?!?b>《水滸傳》第一一六回:“ 宋江 令討放砲火種,吹起燈來看時,上面寫道:‘ 宋江 早晚也號令在此處!’”《東周列國志》第五九回:“ 厲公 重賞甲士,將三 郤 尸首,號令朝門,三日,方聽改葬?!?/p>
詞語分解


精彩推薦:
絣扒吊拷的解釋
謂剝衣捆綁,酷刑吊打。元孔學(xué)詩東窗事犯第三折臣須是一日無常萬事休,不能勾懸牌掛印齒籍的解釋
戶口冊。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房文淑開封鄧成德,游學(xué)至兗,寓敗寺中,傭為造齒籍者繕寫。鋪馬札子的解釋
元代官府調(diào)撥使用驛馬的憑證。元史兵志四各道憲司,如總管府例,每道給鋪馬札子三道。寶絡(luò)的解釋
即瓔珞。用珠玉串成的頸飾。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錦雁帝與貴妃施鈒鏤小舟戲翫於其間。柔齊的解釋
藥性平和的方劑。齊,劑的古字。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夫藥石期制的解釋
亦作朞制。服喪一年的制度。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四諸州士人以朞制妨試,奔湊京轂。盤距的解釋
盤踞。柳亞子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張目四顧,山河如死,匪種之盤距如故,國民之墮落如朽才的解釋
衰弱無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誚人或自謙。唐元稹為蕭相國讓官表豈謂陛下特迃宸寺監(jiān)的解釋
古時太常寺光祿寺將作監(jiān)都水監(jiān)等寺監(jiān)兩級官署的并稱。宋司馬光論谷宜歸一札子其舊日三計功行賞的解釋
根據(jù)功勞大小決定獎賞的輕重策既定豫章引軍還吳饗賜將士計功行賞。三國志虞翻傳裴松之悍激的解釋
猶湍急。元劉詵感舊行陂灘悍激落青浪,草樹蒙翳號悲蟬。黔劓的解釋
古代兩種刑罰。黔,在臉上刺刻涂墨劓,割去鼻子。黔,通黥。韓非子奸劫弒臣及襄子之殺府號的解釋
官員的加銜。所加銜大多是比本職高的中央官員的名號。北史郭祚傳及為征西雍州,雖喜外協(xié)睦的解釋
亦作協(xié)穆。和睦。書周官司徒擾兆民孔傳以安和天下眾民,使小大皆協(xié)睦。三國志蜀志馬良奔沮的解釋
潰敗逃跑。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金鼓響振,布眾奔沮。擺事實的解釋
擺事實,講道理,即憑事實憑論據(jù)說話,以理服人。這樣做需要有平等交流的心態(tài),尊重論朝成暮遍的解釋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老臉的解釋
老年人指自己的情面厚臉皮詳細(xì)解釋猶言厚臉皮。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何不拼個老臉,雙雙捏搭的解釋
猶言按摩推拿。魏連珍不是蟬你們誰要跌著胳膊,摔傷腿,我給你們捏搭捏搭。索漠的解釋
見索莫。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號令漢語 快速查詢。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