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舊百家姓排名:第41位
一、姓氏源流云(Yún 云)姓源出有四:
1、出自妘姓,為黃帝的子孫顓頊的后代,以祖號為氏。據(jù)《路史》載,顓頊后裔有祝融,是云姓的始祖。祝融在帝嚳時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員,被后世尊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鄆羅地,號為妘子,其后遂為妘氏。妘氏之后分別支庶,省去女旁而為云姓,形成云氏。(古云姓與云姓不同。云姓出自縉云氏之后今合而為云)。
2、亦出自妘姓,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后,以封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載,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后封于鄖國(今河北省安陸縣,一就在湖北省鄖縣),春秋時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后簡去邑旁成為云氏。
3、出自縉云氏,為黃帝時夏官之后,以官名為氏。據(jù)《姓苑》“縉云氏之后。”又據(jù)《姓氏考略》上所載,云姓始祖縉云氏,據(jù)考證則是比祝融更早的黃帝時之人,也是以官為氏??N云,是黃帝時的一種官名,黃帝以云名官,分別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縉云氏。當(dāng)時掌管夏令事宜的縉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詳,但是他的后代卻紛紛以縉云兩個字為自己家族的姓氏,傳到后來,再省縉字簡為云姓,稱為云氏。使得中國在5000年來,一直都有這個姓氏。
4、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
① 代北有復(fù)姓宥連氏、悉云氏,后簡改為云氏。
② 據(jù)《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時鮮卑族有復(fù)姓是云氏、牒云氏均改姓云,子孫亦稱云氏。
得姓始祖:祝融。顓頊是中華民族始福黃帝的孫子,曾經(jīng)君臨天下78年之久,他的子孫繁衍甚廣,是中國民族最主要的組成份子,其中有一支他的子孫最初是以妘為姓,而云姓則是再從妘姓所分出,可見得云姓根本就是顓頊的后代。 云姓既然出自顓頊之后的妘姓,那么又怎么會跟“火”扯上關(guān)系的呢?這只要翻看《說文》上面有關(guān)妘姓的姓源記載,就不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目了然了。據(jù)《說文》說:“妘姓,祝融之后。”“祝融”,人人都知道就是“火”的代詞。云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又擁有這樣一位功在民族的杰出始祖“祝融”,豈不是姓云的人所最足引以自豪自傲。故云氏后人奉祝融為云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缺)云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列如前一百大姓。云姓起源于妘姓,后來又去“女”為“云”姓。發(fā)展與演變:春秋時有諸侯國□國,又稱鄖國,后來被楚國所滅,后代子孫以國名為姓,共分出四個姓,“云”,“鄖”,“蕓”和“員”。另一支云姓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期,當(dāng)時,有鮮卑族代北牒云氏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定居洛陽,后代改姓“云”姓。有關(guān)云姓的來源,跟人類所賴以結(jié)束野蠻生活的火,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據(jù)《路史》載:“顓頊后妘姓之分有云氏。” 至于《姓氏考略》上所指的那位云姓始祖縉云氏,據(jù)考證則是比祝融更早的黃帝時之人,也是以官為氏。縉云,是黃帝時的一種官名,黃帝以云名官,分別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縉云氏。當(dāng)時掌管夏令事宜的縉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詳,但是他的后代卻紛紛以縉云兩個字為自己家族的姓氏,傳到后來,再省略為一個云字,使得中國在5000年來,一直都有這個姓氏。云姓后來遷往瑯琊郡,并逐步發(fā)展成為當(dāng)?shù)赝?。?jù)《姓氏考略》記載:“縉云氏之后,望出瑯琊(秦始皇置郡。相當(dāng)于今天山東省東南部諳城、臨沂、膠南一帶),河南(漢高帝時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p>
三、歷史名人
云 海:宋末元初人,世居陜西省鞏昌府(從龍公墓碑上是平昌府)隴昌縣王瑯琊郡(隴西縣今屬甘肅?。┧挝?a href="/cd/j/jinshi152131.htm">進士,任陜西路總管(相當(dāng)于專區(qū)長官),撫綏有方,兵民悅服。宋亡,不仕。為云氏徙粵(今廣東省)瓊(今海南?。┮皇雷妗?/p>
云定興:隋朝人,官至大將軍。因縱勇為非,坐罪奪官,與妻子俱沒為官奴。煬帝嗣位,聞
定興具有巧思,召至東京,襄辦營造。定興見宇文述得寵,曲意諛媚,特購集珍珠,絡(luò)成寶帳,奉獻與述。述喜出望外,兄事定興,薦使督造兵器,且與語道:“兄所作器仗,悉合上意。惟始終不得好官,無非為長寧兄弟,尚未處死哩?!倍ㄅd憤然道:“此等俱無用物,何不勸上一體就誅?!比淘斩ㄅd!
云景龍:字良遇。宋朝時許州(今河南省許昌)人。乾道中知慈州、蒞政嚴明,幽枉必達。興學(xué)勸農(nóng),謹身節(jié)用。強梗肅然,而又不為權(quán)勢所屈。人心順服,社會安定。后去官,祖餞者為之流淚。
云肇基:字從龍,號維山,云海之子。宋未進士,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當(dāng)朝征臺,授予宣武將軍(正三呂),湖廣邕州安撫使,至元十七年,(1280年)奉旨任瓊州安撫使,入瓊撫黎。從龍公與母茍氏來瓊,后代子孫稱為(粵、瓊)云氏二世祖。
云于熙,字時純,清代文昌人。少質(zhì)魯,苦學(xué)。不喜舉業(yè),面海筑一房屋,稱:“觀瀾齋”,在齋中讀書吟詩,經(jīng)常有人到那里向他請教。他“讀書必求實踐,檢束身心??植患?,設(shè)功過格逐教自警,又以‘戒欺求慊、存心養(yǎng)性’”。八字書紳為銘,家赤貧,岳父贈以奩田,他焚券卻之。所著有《心性圖》。
云志達,號石田,瓊山人,由撥貢充教習(xí),中乾隆壬午(1762年)副榜,任廣寧教諭,調(diào)欽州學(xué)正,升潮洲府教授?!熬庸俪终话ⅲ坑星终邽樯炖?,其或不軌于正亦加痛懲,不少假借?!比艘源宋范鴲壑?/p>
云崇維,字道樞,號定岸。清代水北都一圖人。雖家庭窮苦能泰然處之。俗多淫祀,歲時迎福耗財,他和諸弟把神象焚掉,破除迷信,此后邪氣漸息。他樂于辦公益事,也替鄉(xiāng)里排解糾紛,當(dāng)?shù)酪]舉他為“孝廉方正”,他不肯接受。著有《除邪篇》、《儀禮雜著》等書,82歲去世。
云振飛:廣東省文昌(今屬海南省)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xué)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夏畢業(yè),入廣東新軍,充見習(xí)官,旋升隊官。次年由粵督選送保定陸軍馬醫(yī)學(xué)堂,暗結(jié)同學(xué)密組京津同盟分會,被推為副會長兼任民軍 * 官。武昌起義后,乃奔走京津保定間,并聯(lián)絡(luò)駐榆關(guān)統(tǒng)兵藍天蔚,謀推翻清廷,事瀉,走天津;復(fù)組實進會,以為活動機關(guān)。并組織敢死隊,率眾百余人,進攻三家店,焚毀清兵 * 裝庫。民國元年(1912年)赴灤州,運動軍隊密謀起義,為清吏偵悉,卒遭逮捕殺害。年24歲。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jù)《姓氏考略》記載:云姓出自“縉云氏之后,望出瑯琊,河南?!?/p>
瑯琊郡:春秋齊有瑯琊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瑯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瑯琊縣,并以之為瑯琊郡治所??ぞ碁樯綎|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瑯琊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瑯琊郡。從魏晉瑯琊國起,瑯琊臺及秦瑯琊郡治均不屬瑯琊郡(國)。
河南郡:漢高帝時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于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2、堂號(缺)
【云姓宗祠通用對聯(lián)】
〖云姓宗祠四言通用聯(lián)〗
源自妘氏;
望出瑯琊。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典出云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號》介紹)。
系承縉云;
望出瑯琊。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同上。
許州世澤;
良吏家聲。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出宋·云景龍,許州(今河南省許昌)人,知慧州,興學(xué)勸農(nóng),謹身節(jié)用,去官時,餞行者為之涕流。
慧州治政;
少府制杖。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宋·云景龍。下聯(lián)典出隋云定興,善制兵杖,擢少府丞。
裴航遇艷;
羅隱贈詩。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唐·裴航過藍橋驛,與持漿女云英升仙而去。下聯(lián)典出唐·歌妓云英,羅隱嘗贈詩云:“鐘陵一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p>
〖云姓宗祠五言通用聯(lián)〗
收師伸大義;
弄笛有新聲。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西漢末葉有陵人云敞,仗義尚仁,官至大司徙掾,其師吳章夜以血涂王莽之門,事發(fā)被斬,云敞冒死收師尸,世論其賢,擢官中郎諫大夫。下聯(lián)典出唐文宗時教坊副使云朝霞,善吹笛,新聲變律,深愜上旨,官至司馬。
〖云姓宗祠七言通用聯(lián)〗
興學(xué)念慈州之政;
制器推少府之良。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宋代許州人云景龍,字良遇,乾道年間任慈州知州,為政嚴明,興學(xué)校,勸農(nóng)桑,謹身節(jié)用,又不為權(quán)要所屈。離職時,餞行者為之流淚。下聯(lián)典出隋代云定興,善于制兵器,官至左屯衛(wèi)大將軍。
良遇蒞政持嚴明;
從龍撫綬有功勛。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宋代慈州云景龍,字良遇,許州人。蒞政嚴明,幽枉必達,興學(xué)勸農(nóng),謹身節(jié)用,強梗肅然,不為權(quán)要所屈。下聯(lián)典出元代進士云從龍,文昌人。為行省參政,撫綬有功,兵民悅服。
雨后春筍發(fā)展快;
云中皎月走向高。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為鶴頂格嵌姓氏,云姓繁的體字“云”字的析字聯(lián)。
〖云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lián)〗
仙窟求漿,裴航遇艷;
鐘陵憶別,羅隱成詩。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唐代長慶年間秀才裴航遇云英事。裴航在襄漢遇到云翹樊夫人,贈詩一首,夫人答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路,何用崎嶇上玉京?”后來,裴航路過藍橋驛,因口渴向一老婦求漿,老婦喊:“云英,為客人取漿。”裴航見云英姿容絕世,便要娶她。老婦說:“昨天有神人給一份藥,須用玉杵搗。要娶云英,必拿玉杵作聘禮?!迸岷角蟮糜耔凭?,又為老婦搗了一百天藥,這才娶了云英,成仙而去。下聯(lián)典出唐代鐘陵妓女云英,羅隱詩有句:“鐘陵一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燕翼詒謀,光分星島;
虎符秉節(jié),瑞集云山。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為云氏宗祠聯(lián)。
文行兼優(yōu),寮宷交疏推薦;
強梗悉靜,旄倪祖道興悲。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唐代學(xué)者云逢吉的事典。宷:讀審。下聯(lián)典出宋代慈州知州云景龍“強梗肅然,不為權(quán)要所屈”。
器杖精嚴,冀圖隋而興霸;
英標貞烈,抗封事以全師。
——佚名撰云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唐·云定興。下聯(lián)典指云氏。


猜你喜歡:
- 一、姓氏源流令狐(Líng hú)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源出魏氏所改,以邑名為氏。上古時,周文王有個兒子叫畢以高。畢公高有個孫子叫
- 姓氏源流“韓”,古時又作“涵”,《說文解字》解釋為井垣之意,就是水井周圍的欄圈。韓的姓氏來源,有以下幾種說法:一 、黃帝傳承這是韓姓起源各種
- 翦[翦,讀音作jiǎn(ㄐㄧㄢ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專業(yè)官職翦氏,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翦氏,為西周時期所設(shè)置
- ■姓氏源流白(Bái)姓源出有六:1、出自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后,以封邑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后裔陸終
- 空桑古姓,后改單姓空
- 賀賴鮮卑古姓,今“賴”姓始祖。
- 賀若鮮卑古姓。
- 一、姓氏源流羿(Yì)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出自夏代有窮國的著名射手后羿的后人,以先人名字“羿”為氏。據(jù)《路史》的記載:“后羿后有羿氏、窮氏
- 姓氏源流薛(Xuē)姓源出有三:1、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子禺陽第十二世孫奚仲之后,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一支
- 一、姓氏源流樂正(Yuè zhèng 樂正)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周代世襲樂正官之后,以職官職為氏。周朝時有管理樂隊的官職叫樂正,司掌音
- 一、姓氏源流毋(Wú)姓源出有二:1、出自上古,堯帝臣子毋句之后,以祖名為氏。堯為部落首領(lǐng)時,他的屬下當(dāng)中一個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制造出樂
- 一、姓氏源流奚(Xī)姓源出有二:1、出自任姓,起源于夏代,是黃帝的后裔奚仲之后,以祖(地)名字為氏。據(jù)《古今姓氏書辨證》載:“奚姓出自任姓
- 浪來源:(1)以水名為氏;(2)為浪我氏、莊浪氏所改。
- 喜元有喜同。
- 稱[稱,讀音作chèn(ㄔㄣˋ),不可讀作chēng(ㄔㄣ)或chèng(ㄔㄣˋ)]一.姓氏淵源:單一淵源:源于姬姓,出自帝顓頊(高陽氏)之
- 公孟古代春秋時期,衛(wèi)國國君叫衛(wèi)襄公,衛(wèi)襄公的兒子叫公孟。公孟的子孫有的姓公孟,有的省去公字,姓孟。公孟就是孟姓的始祖。
- 一、姓氏源流衡(Héng)姓源出有三:1、出自伊姓,以官名為氏。商湯有賢臣伊尹,因為在滅夏過程 * 勞最大,商湯封他為尹(宰相),并封了個尊號
- 一、姓氏源流宗政(Zōng zhèng)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劉姓,是漢高祖劉邦的后代,以官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上記載“漢楚元王交
- 郊尹姓觽:姓考,楚大夫郊尹之后。
- 尤氏[清]女。家江蘇太倉。求女,周鳳儀妻。工詩,畫,夫婦日相倡和。并賣畫以自給?!舵?zhèn)洋縣志》歷史來源: 一 ; 出自「沈」姓。據(jù)《梁溪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