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跋米芾《虹縣詩卷》
作者:元好問 書體:行書 2018-04-07 10:01:52
標簽:元好問,米芾,虹縣詩卷
元好問 跋米芾《虹縣詩卷》 帖 紙本,行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束坡愛海岳翁,有云:元章書如以快劍,斫蒲葦無不如意,信乎?子敬以來一人而己,又云:清雄絕俗之文,超邁入神之字,其稱道如此,此后世更無可言,所可言者,其天資高葦墨工夫到學至于無學耳,歲乙卯九日。好問謹書
圖片轉(zhuǎn)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網(wǎng)站,米芾《虹縣詩卷》后有元好問的題跋,這是迄今所見唯一的元好問書跡。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元好問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鄭元佑跋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行書,縱33.8厘米。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釋文:典午渡江后,盜臣接跡起。由其創(chuàng)業(yè)初,
- 趙雍,字仲穆,湖州人,趙孟頫之仲子,以蔭守昌國(今浙江定??h)、海寧(今浙江海寧縣)二州。歷遷至翰林院待制。以書畫知名,工真、行、草、篆,篆
- 元 鮮于樞跋袁易《錢塘雜詩卷》,行書,書于大德五年(辛丑,1301年),時鮮于樞為浙東帥府都曹,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右十三詩
- 柯九思題《清閟閣墨竹圖》軸,行楷,元,紙本,墨筆,縱132.8cm,橫58.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識
- 李孝光跋《趙孟頫行書三段卷》,元,紙本,楷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唐時公卿大夫遺老子氏者尺牘稱曰尊師,自稱曰弟子,蓋
- 元代張晏二跋《顏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書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首跋:宣和書譜顏
- 倪瓚《跋陸繼善摹禊帖》 1342年,縱:2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蘭亭□紙。固不可得見。茍非唐世臨摹之多。后之
- 趙孟頫書法《天冠山題詠詩帖》(清人錢泳刻本)天冠山在江西省貴溪市城南1公里處,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稱三峰山。又因其巔方正,兩隅垂桃如冕
- 貫云石《題宋人寒鴉圖卷》行書 縱28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饑凍哀鳴不忍觀,使余一見即心酸.明年豐稔春風
- 元 迺賢《南城詠古詩帖》,紙本,行楷,縱23.5cm,橫156.6cm。迺賢雖為色目人,但深受漢文化影響,詩書皆能。他的書法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