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行書《秋興詩冊》
作者:鮮于樞 書體:行書 2018-03-25 19:28:02
標簽:鮮于樞,行書,秋興詩冊
鮮于樞《秋興詩冊》,紙本,行書,縱33.6cm,橫①40.6cm,②41.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
薄宦常爲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
茅屋空誰補?柴車晚自巾。青雲(yún)有知己,潦倒若爲親。
沈靜莓苔合,門閑落葉深。炎方秋尚暑,水國盡多陰。
寓意時觀畫,怡情偶聽琴。起予賴詩友,爲爾動微吟。
身共賓鴻遠,心同野鶴孤。謀生知我拙,學稼任兄愚。
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年須問藜藿,興不在蒪鱸?! ?/p>
本幅首署:“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辈赜∮小伴L垣王氏珍玩”、“宋犖審定”。 《石渠寶笈.初編》卷一О著錄?! ?/p>
這是鮮于樞為和仇遠詩而作并書的三首五言律詩,17行,詩中充滿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從“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厭吳”一句可知作者此時正身處江浙一帶?! 〈颂麜∷瑒沤。燥@蒼疏,是鮮氏中晚年眾多作品中較具代表性的一件。
資料來自故宮博物院網站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鮮于樞書法,可方便查詢。


鮮于樞書法欣賞:
- 鮮于樞《草書韓愈石鼓歌》
- 鮮于樞《論草書帖》
- 鮮于樞《御史箴卷》
- 鮮于樞跋袁易《錢塘雜詩卷》
- 鮮于樞行書《跋趙孟頫書前后赤壁賦》
- 鮮于樞《行草詩贊卷》
- 鮮于樞行書《張彥享行狀稿卷》
- 鮮于樞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
- 鮮于樞行楷《麻徵君透光古鏡歌》
- 鮮于樞題《柳公權神策軍碑》
猜你喜歡:
- 【釋文】東坡二賦,松雪要每一書之,敻出諸書之右,故深得晉人書法。晚年行筆圓熟,度越唐人,乃知早會用意之深如此。后學唐棣敬題。唐棣跋趙
- 鮮于樞《草書杜甫魏將軍歌詩》紙本 行草書 縱48厘米 橫46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為書錄唐代杜甫詩《魏將軍歌》???/div>【釋文】鳥跡雀形,字意極古,變態(tài)萬狀,筆底有神,黃華老人王庭筠。王庭筠跋米芾《研山銘》。袁桷《跋王庭筠幽竹枯槎圖》,行書,紙本,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藏釋文:黃華老人祖襄陽筆墨。至于平世不遇,卒至窮困流離,時使之然康里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 紙本 35.8×329.6cm 至順四年(1333)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草書張旭筆法卷》作于至順四年(1趙孟頫《仇鍔墓碑銘》,行楷書墨跡。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滿行六字, 并篆題引首《有元故奉議大夫福建閔海道肅政廉訪副使仇府君墓碑銘倪瓚《送盛高霞等八詩帖》黃色紙,高八寸,寬一尺五寸,三十三行,正書小行楷。16帖中寫有八首詩:《送盛高霞》、鮮于樞跋張先《十詠圖》,故宮博物館藏。《十詠圖》卷,宋,張先繪,絹本,淡設色,畫心縱52cm,橫125.4cm。此圖是一幅山水人物畫趙孟頫《臨蘭亭序》絹本行書 27.4×10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署:子昂鈐?。黑w氏子昂(朱文)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牘》 紙本 26X30.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薛植《致云林徵君尺牘》,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