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北海王元詳造像記》
作者:不詳 書體:楷書 2017-06-19 16:23:06
標(biāo)簽:北魏,北海王元詳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之《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全稱“北海王元詳為母子平安造彌勒像記”。造像記高88厘米,寬42厘米,是元詳隨北魏孝文帝南伐遷都至洛陽的歷史實錄。
造像龕位于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長樂王丘穆靈亮夫人尉遲造像龕上方。龕高138厘米,寬102厘米,深17厘米,在古陽洞中屬于中型洞窟。龕內(nèi)主佛為交腳彌勒。兩側(cè)脅侍菩薩皆雙手合十侍立。圓拱形龕楣內(nèi)刻十五天人持花繩。
造像記記載該龕為太和十八年十二年十一日立愿,太和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完工,歷時近三年又九個月。
釋文附后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北魏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崔鴻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青石質(zhì),正方形,邊長八十二厘米。志文魏書,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蓋,盝頂形,
- 北魏《王元祥造像》(整體)北魏《王元祥造像》,全稱《魏太和十八年北海王元祥為母子平安造彌勒像記》,碑文中“維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 集王羲之書《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行書,集字,舊拓本《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xiàn)。長行
- 王羲之《其書帖》臨本,紙本。3行,24字。草書。此帖為近代羅振玉收錄于《貞松堂藏歷代名人法書》,為敦煌文書中所見‘晉人尺牘’中的一件。
- 南朝《梁蕭憺碑》,貝義淵書。 貝義淵,南朝,梁代書家。吳興(今屬浙江省)人。工書。存世書跡有《興忠武王蕭憺碑》(《金石萃編》作天監(jiān)十七年
- 【釋文】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fù)勿勿。來示云,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羲之白。《胡母帖》(十七
- 錦州萬佛堂石窟位于遼寧錦州義縣西北9公里萬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懸崖上。石窟遺留的碑刻、題記和塔銘,是研究遼寧地方歷史的寶貴資料
- 魏靈藏造像記拓片 龍門二十品《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題記楷書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額,楷書三行九字,額中間豎
- 王獻(xiàn)之行書《舍內(nèi)帖》,臨本 釋文: 白:承舍內(nèi)分連近豫遂就,難以喻痛濟(jì)理。獻(xiàn)之白。王
- 全稱《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貴嬪夫人司馬氏墓志銘》。高67.1厘米,寬67.3厘米,1927年在洛陽城北安駕溝西南出土,曾經(jīng)于右任先生收藏。此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