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米芾“八面出鋒”
詞典網(wǎng) 2016-04-05 12:59:47
《來戲帖》
自米芾提出“八面出鋒”以來,對此理解爭論頗多,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古賢書論,容易產(chǎn)生歧義之處可以進行深層次探討,如“善書者不擇筆”,“筆軟則奇怪生焉”等,我現(xiàn)就“八面出鋒”談一家之言。
關于“八面出鋒”,首先有兩層含義要明確,一是“八面”作何解,二是“出鋒”的正確含義。前些時日,筆者與一位朋友探討書法時談到這一點,他對“八面出鋒”理解是創(chuàng)作上以方筆為主,如《始平公造像記》那樣,實質(zhì)上將“出鋒”之鋒理解為“鋒芒畢露”,并不正確?!鞍嗣妗卑凑展P者理解,“八”應該是虛詞,并非實指,正如文言文中“三、九”字眼,實際上是指有多種變化;“出鋒”指充分發(fā)揮毛筆鋒穎性能。筆鋒即毛筆構(gòu)成中的動物毛部分,歷代多有不同,宋筆較短,米芾充分發(fā)揮宋筆特點,最終形成“八面出鋒”功效,眾人只有一筆,老米獨有四面。
“八面出鋒”主要指筆法。筆法是書法的精髓,是書法技法中最根本的基本功。清周星蓮《臨池管見》中說:“書法在用筆,用筆貴用鋒。”用筆主要就是用鋒,亦稱使鋒、運鋒和行鋒,是書寫點畫時筆鋒起止行走規(guī)律,有自身特定要求,主要靠執(zhí)筆和運腕來實施。任何點畫書寫,離不開起筆、行筆與收筆三個環(huán)節(jié),但不能簡單的一落一行一停了事。在筆法和結(jié)字兩者之間,相對而言,米芾更注重筆法,但這并不說明米芾不重視結(jié)字,米芾處理結(jié)字欹側(cè)取勢,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具備了很強的“前衛(wèi)意識”,打破平正之姿。但米芾筆法更令人稱道,甚至到了賣弄技巧的程度。米芾批評“歐柳為惡札之祖”,由此偏激言辭可知,唐楷以結(jié)構(gòu)取勝,首重法度,像后世奉若神明的歐陽洵《結(jié)字三十六法》等,皆與米芾立足點相左,因而遭到了米芾激烈的批評。米芾對顏柳歐的強烈批判意識表明書法從法向意轉(zhuǎn)變,但對他的某些話必須辨證地理解。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猜你喜歡:
- 張旭,字伯高。顏真卿,字清臣?!短茣方杂袀鳌J廊擞杏盟麅扇说墓倬舴Q之為張長史、顏魯公的。張旭極精筆法,真草俱妙。后人論書,對於歐、虞、褚、
- 1.因字賦形靈活多變每個漢字筆畫的大小、多少、長短不等,書寫時須依據(jù)其字的特點和自然形態(tài),決定字的高低、寬窄及字的大小的形狀。
- 兩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崔瑗《草書勢》趙壹《非草書》蔡邕《筆論》《九勢》兩晉▼成公綏《隸書體
-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瘛芭R”和“摹”,本來是兩個意思:“臨”是“對著寫”,“摹”是描”。這兩種
- 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勢1、疏筆畫少的字必疏,遇到撇捺的字,撇短捺長顯示字的舒展。當疏則疏?!按ā薄ⅰ安弧惫P畫少,應把筆
- 賞繪畫 、知民俗、中華民俗50圖詳解圖文并茂,還有毛筆手書介紹:
- 多說不如多看,這是真理??磭公@獎書法家實實在在的作品,對于書法學習者,能夠在臨摹古人法帖之外開闊視野;對于想投稿參展的朋友來說,無論是書法
- 此拓本集《晉唐小楷》內(nèi)含唐刻宋拓小楷八種,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jīng)、曹娥碑、行楷蘭亭序,樂毅論,柳公權(quán)跋王獻之:洛神賦,虞世南:破邪論
- ?《石開題古》——石開題拓片作品集,收錄了石開先生近兩年來近70件題跋作品。內(nèi)容主要分為四大類:佛造像,齊瓦當,漢畫像石,漢畫像磚等。
- 書法家:故宮大殿上的匾額書法,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國理想和策略。這些書法,都是出自皇帝的御筆親題。那么,你能猜出這些牌匾各是出自誰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