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第1頁):
- 楊量買山地刻石,墨拓整紙本,已裱立軸。本幅縱119厘米,橫51.5厘米,其中有拓墨處約43厘米見方,上下余紙則為清人徐同柏于道光壬辰年(1832年)題寫的釋文及跋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銘文隸書5行共2
- 東漢隸書《禮器碑》,晚明拓本。“絕思”已連,“廟”字月旁末筆存,“于”“二”不連,“三”字末筆未損,“項伯修”等字另裱于后,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石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漢永壽二年(15
- 《禮器碑》是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魯相韓勅所立(在山東曲阜孔廟),又稱《韓勅碑》或《漢魯相韓勅造孔廟禮器碑》。碑高227.2厘米,寬102.4厘米,四面環(huán)刻,隸書,無碑額。碑陽16行,滿行3
- 東漢《任城王墓刻石》,隸書, 山東濟(jì)寧蕭王莊墓群。濟(jì)寧市城北3公里蕭王莊一帶,原有9座高大的土冢。群眾呼曰“九女堌堆”。據(jù)近年考古調(diào)查證實,這幾個“堌堆”皆為
- 2002年6-7月發(fā)現(xiàn)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zhèn)里耶古城1號井,共36000多枚。主要內(nèi)容是秦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涉及廣泛,有行政設(shè)置、官吏任免、司法文書、物資登記等等。對于里耶秦代簡牘
- ?看看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西漢《陰陽五行》 抄本的高清資料此帛書現(xiàn)裝裱成39頁大小不等的帛片。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干支、二十八宿運行的記錄和有關(guān)方位、四時、月令、擇月等方面的占驗。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
- 嶧山碑.李斯撰.明拓宋鄭文寶摹刻長安本,又碑后附有鄭文寶跋,碑字雄渾溫雅,無一筆開后人惡道,《石鼓》后無可比肩,漢印之傳于后者,皆步其軌躕?!稁F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作者:李斯 - 《秋涼平善帖》 傳為張芝之作 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釋文: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不為秋涼平善廣閒。彌邁想思無違前。比得書不逐西行。望逺懸
作者:張芝 -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屬河北)人。東漢學(xué)者、書法家。早孤,鋭志好學(xué),師從賈逵,明天文歷數(shù),京房《易傳》,年十八游京師,與馬融、張衡相友善。仕途曾屢遭挫折,年四十始為郡吏。漢安帝初年,官至濟(jì)北相。
作者:崔瑗 - 【釋文】:皇帝休烈,平一宇內(nèi),德惠攸長。卅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遠(yuǎn)方。遂登會稽,宣省習(xí)俗,黔首齋莊。群臣誦功,本原事跡,追道高明。秦圣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恒常。六王專
作者: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