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臨王獻之草書條幅》
作者:丁敬 書體:草書 2019-03-10 13:35:02
標簽:丁敬,王獻之,草書,條幅
丁敬清代書畫家、篆刻家。字敬身,號鈍丁、硯林,別號龍泓山人、孤云、石叟、梅農(nóng)、清夢生、玩茶翁、玩茶叟、硯林外史、勝怠老人、孤云石叟、獨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出身貧苦,但生性耿介。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科,不赴而歸,在江干市肆釀酒為生,以布衣自樂。晚年家道衰落,貧困交加,但仍潔身自好。嗜好金石文字,工詩善畫,所畫梅筆意蒼秀。尤精篆刻,擅長切刀法,為“浙派”開山祖,“西泠八家”之一。有《武林金石記》、《硯林詩集》、《硯林印存》、《壽壽初稽》等。
丁敬好金石,工篆刻,篆刻宗秦漢印篆和前人長處,又常探尋西湖群山、寺廟、塔幢、碑銘等石刻銘文,親臨摹拓,不惜重金購得銅石器銘和印譜珍本,精心研習,又不囿成規(guī),因此技法大進。擅長以切刀法刻印,蒼勁質(zhì)樸,獨樹一幟,別具風格,開“浙派”之先河,世稱“浙派”鼻祖,與蔣仁、黃易、奚岡等并稱“西泠八家”,丁敬居首。他的印譜,海內(nèi)奉為圭臬,日本名士也爭相高價購買。善寫梅,亦擅蘭、竹、水仙,清新有致。嗜書博學,有“于書無所不窺,嗜古耽奇,尤究心金石碑版”之謂,有“博古好學”之名。善詩文,有“詩國”之稱,造語奇崛,最工長篇;與金農(nóng)友善,常相唱和。喜藏書,精收藏,也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和文物學家。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丁敬書法,可方便查詢。


丁敬書法欣賞:
- 丁敬行書《詩文集卷》
- 丁敬《楷書七言聯(lián)》
- 丁敬隸書《五律詩軸》
- 丁敬《行書七律詩軸》
- 丁敬《隸書六言聯(lián)》
- 丁敬《隸書題文昌道院壁詩軸》
- 丁敬《隸書挽鮑敏庵詩冊》
- 丁敬《行書七絕立軸》
- 丁敬行書《論茶六絕句詩卷》
猜你喜歡:
- 何紹基隸書《以俟知奧》,橫幅,紙本, 40.5X114.4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本幅縱四0.五公分,橫一一四.四公分,僅橫
- 康有為《護世游天五言聯(lián)軸》 紙本行書 130cm×32cm×2 丙寅(1926年)
- 傅山草書臨王獻之《安和帖》軸 ,綾本 ,192cm×47cm, 山西省博物院藏。釋文:獻之白:奉告,承慶慰。極冷,不審尊體
- 黃自元清末書法家實業(yè)家,博采眾家之長,卓然自成一家。所仿《玄秘塔》《正氣歌》等作為當時蒙學習字教材,流傳頗廣。湘潭晚清著名儒學宗
- 縱—二七厘米,橫六O·九厘米。鈐印二:遙屬、可得神仙、八大山人。己卯(1699)前后,草書唐耿湋(八世紀末)題王維(六九九—七五九)舊宅
- 劉墉跋《董其昌朱泗墓志銘》 ,紙本,行草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香光嘗言余于書似可 接趙文敏,又云年十七八歲時,稍
- 趙之謙《行書五言詩四條屏》紙本行書 128×45.5cm×4 西泠印社藏 釋文: 一別三會峰,轉(zhuǎn)燭
- 乾隆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墨跡本,鈴印:乾隆三希堂法帖,乾隆跋《王獻之保母墓磚》石刻本釋文:保
- 王鐸《評米一段》軸,行書,書于清順治八年(辛卯1651年)釋文:麃書怒震,少含蓄。蘇書有致,體亦老,轉(zhuǎn)折深藏之意不復(fù)存矣。因
- 錢坫《篆書獨與遙疑六言聯(lián)》 115×30cm×2 嘉定博物館藏釋文:獨與白云有約 遙疑積雪生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