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行書李賀詩帖》
作者:王鐸 書體:行書 2018-09-29 09:09:49
王鐸《行書李賀詩帖》 ,這個(gè)卷子落款為丁亥,是清順治四年(1647)時(shí)書,王鐸時(shí)年56歲。
“觀宋元明人書法,如趙子昂、文徵明,至于王鐸、石濤,其字跡真?zhèn)我妆妗U嬲哂脻饽?,下筆時(shí)必含水,含水乃潤乃活。王鐸之書,石濤之畫,動(dòng)落筆似墨沉,甚至筆未下而墨已滴紙上,此謂興會(huì)淋漓,才與工匠描摹不同,有天趣,竟是在此。而不知者視為墨未調(diào)和,以為不工。非不能工,不屑工也”。
上面這段話出自當(dāng)代國畫大師黃賓虹,我們以此觀照王鐸這通行書卷,真是最好的注腳。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王鐸這卷行書卷,用墨是豐滿的,但墨韻并不是一模一樣,而是濕枯互見,變化豐富的。
釋文:
聽穎師琴歌
別浦云歸桂花渚, 蜀國弦中雙鳳語.
芙蓉葉落秋鸞離, 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 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 誰看浸發(fā)題春竹.
竺僧前立當(dāng)吾門, 梵宮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軫長八尺, 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 藥囊暫別龍須席.
請(qǐng)歌直請(qǐng)卿相歌, 奉禮官卑復(fù)何益.
昆侖使者
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
金盤玉露自淋漓,元?dú)饷CJ詹坏谩?/p>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
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神仙曲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
清明笑語聞空虛,斗乘巨浪騎鯨魚。
春羅書字邀王母,共宴紅樓最深處。
鶴羽沖風(fēng)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
猶疑王母不相許,垂霧妖鬟更傳語。
高平縣東私路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
石谿遠(yuǎn)荒澀,棠實(shí)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丁亥六月 王鐸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chuàng)者?!碧拼幽细2ń窈幽下尻栆岁柨h)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1] 。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hào):詞典網(wǎng),回復(fù):王鐸書法,可方便查詢。


王鐸書法欣賞:
- 王鐸行書《懺詩之三軸》
- 王鐸《行書飛人五言詩一首》立軸
- 王鐸行書《沙河鎮(zhèn)作立軸》
- 王鐸草書《為葆光張老親翁書》詩卷
- 王鐸行書《步杜甫秋興之七韻作扇面》
- 王鐸行草《憶君昔相聚五言詩軸》
- 王鐸行書《題畫三首之一條幅》
- 王鐸行書《宿江上作詩軸》
- 王鐸·跋米芾《行書三札卷》
- 王鐸《草書詩卷》
猜你喜歡:
- 姚鼐《行草積雨晴時(shí)七言詩軸》紙本行草書 108.5×27.5cm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釋文:積雨晴時(shí)風(fēng)滿襟,夕陽空院落疏陰。暑過秋至關(guān)誰
- 康有為《行書側(cè)身獨(dú)立七言聯(lián)》紙本行書 150×39cm×2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側(cè)身天地更懷古,獨(dú)立蒼茫自詠詩。
- 王弘撰《臨講堂帖軸》紙本草書 128.1×61.7cm 上海博物館藏釋 文:知有漢時(shí)講堂在,是漢何帝時(shí)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
- 傅山《塞上五言詩篆書軸》紙本, 篆書, 208.5×84.3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釋文:朔氣建游子,新詩動(dòng)乃翁。悲
- 張問陶《七律詩軸》,行書。
- 張照《御制讀陶詩卷》絹本行書 45×264.5cm 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風(fēng)雅久失墜。三百無人繼。斯文蘇李徒。權(quán)輿成五字
- 何紹基《節(jié)錄宗炳畫山水序扇面》行書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圣人含道應(yīng)(暎)物,賢者澄懷味象。至于山水,質(zhì)有而趣靈,是以軒轅、堯、孔、廣成、大
- 傅山《四體書冊(cè)》,傅山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四體 26.7×19.2cm。天津博物館藏 【出處】 《天津博物館藏書法
- 鄭燮 《行書墨蘭苦茗七言聯(lián)》紙本行書 165×31cm×2 1738年 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墨蘭數(shù)枝宣德紙??嘬槐苫G。
- 翁同龢跋《吳繼善繪董其昌書山陰修褉圖蘭亭合璧》卷,清,書于光緒丁酉(光緒23年,1897年) ?!渡疥幮扪€圖蘭亭合璧卷》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