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小楷秋閨詞自作七言詩十一首扇面》
作者:董小宛 書體:小楷 2017-06-14 16:58:50
董小宛《小楷秋閨詞自作七言詩十一首扇面》金箋紙楷書 18.5×51.4cm 吉林省博物館藏
吉林省博物館收藏的此幀董小宛楷書秋閨詩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shù)作品,對考證董氏與冒襄的感情經(jīng)歷也具有重要參考價(jià)值。其小楷工整清秀,毫端盡得古書家精髓;細(xì)品詩境,感懷傷秋,可感受到在封建禮教重重束縛下一個(gè)弱冠女子追求自由的心聲。
釋文:
幽草凄凄綠上柔,桂花狼藉閉深樓。 銀光不足供吟賞,書破芭蕉幾葉秋。
殘柳凋荷綠未沉,一池清水澈如心。 樓前幾日無人到,滿地槐花秋正深。
白日吹人無所思,獨(dú)來窗下理紅絲。 手擎刀尺瓶花落,數(shù)點(diǎn)天香入硯池。
稠煙迷望不能空,滿地猶含綠草風(fēng)。 亂竹繁枝多少意,滿園花落憶春中。
修竹青青亂草枯,留連西日影相扶。 短墻微露高城色,遠(yuǎn)處疏煙入畫圖。
飄枝墮葉此煙中,殘鳥啼秋聲亦同。 錯(cuò)認(rèn)桃花滿青行,依稀白鷺棲丹鳳。
侵曉開香濕繡巾,滿天猶帶月華新。 此中隨意看秋色,采得名花贈(zèng)美人。
小庭如水月明秋,天遠(yuǎn)窗虛人自愁。 多少深思書不盡,要知都在我心頭。
無事無情亦未閑,孤心常寄水云邊。 今宵有月無人處,高諷南華秋水篇。
滿畦寒水稻初黃,細(xì)鳥歸飛集野棠。 正是好懷秋 * ,桂花枝下飲清香。
風(fēng)前一葉巧迎秋,露氣蟾光凈欲流。 樓上有人爭拜影,巧絲先我骨衣俅。
右秋閨詞十一首,崇禎康辰中秋日
印三方:青蓮、董白、女史。
【資料來源】《中國美術(shù)全集》書法篆刻編-6-清代書法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hào):詞典網(wǎng),回復(fù):董小宛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小宛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何紹基行書《山水兒童七言聯(lián)》,159.7×22.2cm×2 ,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山水多情留賀監(jiān),兒童拍手笑山公。
- 鄭簠《隸書七律條幅》絹本 縱167.5厘米、橫47.5厘米 西泠印社藏資料來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
- 林則徐《行書上皇山采石》軸 紙本 169X59.5cm 西泠印社藏 資料來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
- 康有為《行書“樹立忠義”五言聯(lián)》 紙本行書 130cm×31.5cm×2 福建博物院藏
- 陳澧行書六瑩堂詩扇面,廣州美術(shù)館藏。刊于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huì)《書藝.卷二》(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10)。釋文:幾重鳥桕樹,掩
- 郭尚先《行書橫幅》紙本行書 45×97cm 淮安市博物館藏 釋文:趙文敏家藏小李將軍摘瓜圖,歷代寶之,嘗倩胡廷暉全補(bǔ),暉私記
- 傅山《篆書正氣歌》 資料來源:《傅山書法藝術(shù)研究》;劉江 謝啟源著;三晉文化研究叢書;山西人民出版社。釋
- 法若真《行書扇面》上海博物館藏釋文: 【資料來源】轉(zhuǎn)自《上海博物館藏明清書畫扇面名品百選》之
- 劉墉《行書遠(yuǎn)景樓記軸》紙本行書 165×56.1cm 遼寧省博物館藏釋文: 四月初吉,穀稚而草壯,耘者畢出。立表下漏,嗚鼓以致眾。
- 邊壽民《行書五言聯(lián)》, 66.5×14.5cm,圖片來自上海敬華拍賣會(huì)上海敬華藝術(shù)品拍賣有限公司2005年春季大型藝術(shù)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