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蕃楷書《東閣唱和詩軸》
作者:朱之蕃 書體:楷書 2019-01-24 09:27:16
標(biāo)簽:朱之蕃,楷書,東閣唱和詩軸
朱之蕃《東閣唱和詩軸》, 紙本,楷書 ,書于明萬歷丁酉(1597年)。
釋文:
乙末既望閱廷試卷沈司空得予為首呈之四相公并加賞識因用進(jìn)呈蒙...
萬歷丁酉秋日雨窗偶暇案有和墨探此幅漫紀(jì)歲月 蘭嵎朱之蕃
朱之蕃明代大臣、書畫家。字符介、元介,號蘭嵎,先祖世居山東茌平,后附南京錦衣衛(wèi),之蕃復(fù)隸籍茌平。自幼能文善書,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殿試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歷官諭德、庶子、少詹事,進(jìn)為禮部侍郎,改吏部。萬歷三十三年(1605)奉命出使朝鮮,與其國才士互相辯難,賦詩贈答,應(yīng)對如流,且語言得體,不辱使命。以老母去世服喪,不復(fù)出仕,朝廷屢召,皆辭。寓居南京(南京莫愁路附近至今仍保留一條朱之蕃居住過的朱狀元巷),寫書作畫。天啟四年(1624)辭世,享年69歲。卒贈禮部尚書。
工繪畫,竹石兼東坡神韻,山水酷似米芾等大家。又工書法,真、行書師法趙孟頫得顏真卿、文徵明筆意,日可寫萬字。在他出使朝鮮期間,朝鮮人以人參、貂皮為禮品,請他作畫寫字。他將所獲得的禮品,盡行出售,另買書畫、古器以歸,其收藏極為豐富。他于泰昌元年(1620)所作《君子林圖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著有《南還雜著》、《金陵四十景圖考》、《莫愁曠覽》、《奉使朝鮮稿》等文集。書畫作品有《杉禽圖》等,詩句書畫多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書目中。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朱之蕃書法,可方便查詢。


朱之蕃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莫是龍 《錄“晉書”王羲之與謝萬書》,行書, 臺灣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shù)館藏
- 文徵明行書《右登玄墓扇面》釋文: 金銀宮闕變林(丘),前度游人已白頭,一笑正春如夢覺,百年堪歡此生浮。湖山晻靄翻
- 劉基(劉伯溫)跋《趙孟頫飲馬圖卷》,楷書,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釋文:天廄馬,神龍姿,目如明星耳如錐。拳花鬉毛云陸
- 申時行《行草七律詩扇》 19.4×55cm 蘇州博物館藏釋文: 百壺雙屐趁梅花,到處山村換物華。十里春雲(yún)停玉樹,數(shù)
- 王鐸《臨淳化閣帖草書卷》 ,綾本,書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27×191.5cm,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2006春季藝術(shù)品
- 彭年《致錢榖札》之一 34×26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鼎郎今日想遂勿藥,頭暈不能走問,徒馳切耳。童子亦為奔走困頓,故而遲遲,望示慰
- 明 許光祚《蘭亭圖并書序卷》,綾本,設(shè)色,縱27厘米,橫136.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 沈度《行書七律詩》 紙本 縱24.5cm 橫29.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帖筆法仍以“臺閣體”為基調(diào),端妍潤麗,亦仿米芾筆意
- 鄺露《草書杜甫詩軸》 紙本 93×36cm 臺北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shù)基金會藏 釋文:玉樹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
- 明 周天球題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無用師卷,行書書,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百谷閱后四十二日 周天球在天籟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