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書阿房宮賦》 冊頁
作者:文徵明 書體:行書 2017-02-14 10:40:57
文徵明(1470~1559) 行書阿房宮賦 紙本 冊頁(三十六開,跋二開) 1550年作
釋文: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闘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皇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籹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有能,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迤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各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布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知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钭R:嘉靖二十九年歲在庚戌七月既望書,征明時年八十一。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文徵明書法,可方便查詢。


文徵明書法欣賞:
- 文徵明小楷《致吳愈尺牘十通》
- 文徵明小楷《前后赤壁賦》
- 文徵明草書《自作詩卷》
- 文徵明題《石湖泛月圖》
- 文征明《點閘帖》
- 文徵明 《行書五言律詩》
- 文徵明大字行書《題宋高宗賜岳飛手敕》
- 文徵明小楷《離騷經(jīng)》
- 文徵明《四體千字文》
- 文徵明草書《舊作二首扇面》
猜你喜歡:
- 陳繼儒《行書六言祝壽詩軸》紙本行書 142.3×35.5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明月正當十五,清
- 陳繼儒《行書“霜天曉角”詞扇面》紙本行書 18×5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背山臨
- 黃姬水《草書七言律詩扇面》紙本草書 16.5×48.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芳塵起沐經(jīng)冠簪。曉色熹微動遠林。殘雪經(jīng)旬
- 陸師道跋唐寅《悟陽子養(yǎng)性圖卷》,小楷,明代,紙本水墨,手卷,縱29.5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題于唐寅《悟陽子養(yǎng)性圖》卷尾
- 陸師道行書《贈紹谷詩》 縱26.4厘米,橫16厘米 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作承襲了文氏“重法有余而意趣情調(diào)欠缺”的風格,且有
- 邢侗《草書臨閣帖軸》 174.1×32.5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汝不可言,
- 長 270厘米,高24厘米,紙本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 董其昌《楷書崔子玉座右銘軸》,紙本,楷書,132.5×53.5cm,上海博物館藏。此軸楷書崔瑗《座右銘》,內(nèi)容符合士大夫行為準則
- 《行草詩文》卷,明,張弼書,紙本,行草書,縱29.5cm,橫58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署款:“成化十六年庚子六月,張弼在南安郡齋
- 蘇軾《治平帖》卷引首有明人所畫蘇軾像及釋東皋妙聲所書《東坡先生像贊》。釋文:岷山峨峨,江水所出。鐘為異人,生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