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樂毅論》
作者:董其昌 書體:楷書 2014-02-16 11:18:21
標(biāo)簽:董其昌,樂毅論
《樂毅論》董其昌書。紙本??v 26公分,橫224.5公分。廣東省博物館藏。
樂毅論,為三國時期魏夏侯玄所撰寫,文中論述的是戰(zhàn)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王羲之曾書寫過此文,董其昌此本并非臨帖,而是以意為之。卷前一段有二處筆誤,故重書一通于后。董字從王、米而出,深究古人筆意而發(fā)古人神韻,重用筆不重結(jié)構(gòu)。董氏所提出的一妙在能合,神在能離一臨古觀點對后世帖學(xué)書家影響極為深遠。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其昌書法欣賞:
- 清拓《蘭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權(quán)書蘭亭詩
- 董其昌小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 董其昌《行書女蘿繡石壁五言詩條幅》
- 董其昌《贈敬韜仿古山水冊》
- 董其昌草書七絕扇面
- 董其昌《臨徐浩書張九齡告身卷》
- 董其昌行書《書韋應(yīng)物五言詩軸》
- 董其昌小楷《五經(jīng)一論冊》
- 董其昌《題倪瓚六君子圖》
- 董其昌行書《邵康節(jié)先生自署無名公傳》邵康節(jié)帖
猜你喜歡:
- 唐寅《行書詩卷》紙本行書 24.9×699cm 嘉靖二年(1532)上海博物館藏作者時年54歲。卷首有隸書“伯虎遺翰
- 黃姬水《致張幼于書》紙本行書 共四頁,各縱:24.8厘米 橫:5.3~10.6厘米(本幅);縱:5.9厘米 橫:2.4厘米(簽條) 香港
- 吳余慶跋裴寬《秋郊散牧圖》,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 張瑞圖《西園雅圖集軸》,紙本,行楷,尺寸:240×74cm,書于明崇禎元年(1628),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西園雅集。李
- 文嘉《行草扇面》,書了自作七言詩《峴山懷友》釋文:暮春三月鳥關(guān)關(guān),乘興來登湖上山。碧浪差差浮翠藹,紅樓隱隱結(jié)蒼鬟。
- 吳寬《飲洞庭山悟道泉詩》紙本 140.4×5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碧甕泉清初入夜,銅爐火暖自生春。具區(qū)舟
- 金琮《致士行函》,行草, 錢鏡塘先生藏從現(xiàn)行的藝術(shù)史來看,金琮(1449~1501年,字元玉,自號赤松山農(nóng),明上元
- 書畫合冊,無錫博物館藏 這是董其昌的“書畫合冊”行書三。此冊藏?zé)o錫博物館,書法六幀,寫在泥金箋上。第三頁“百
- 婁堅《行書世說新語軸》紙本行書 135.2×29cm 天津博物館藏釋文: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婁堅。
- 許初《草書五律詩扇》,金箋,草書, 廣州藝術(shù)博物院藏。釋文:平明坐虛館,曠望幾悠哉。宿霧分空盡,朝光度隙來。影低藤架密,香動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