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瑣窗寒·寒食》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似楚江暝宿,風燈零亂,少年羈旅。
遲暮。嬉游處。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柳蔭深處傳出烏鴉的啼鳴,我掀起小簾,站在朱門靜內,身穿單衫凝神佇立。半畝大的庭院里開滿了桐花,靜靜地籠罩著庭院,陰雨陣陣更使人愁思萬端。雨滴灑落在空落落的臺階上,竟徹夜未停。何時故友相逢與我在西窗下光燭,談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靜畔,江風吹得燈火昏暗,說不盡少年羈旅的無限凄慘艱難。
如今我已年老,時有垂暮靜感。春游嬉戲的地方,旅舍酒店煙火不舉,正巧是全城禁火過寒食節(jié)。酒樓上呼喚美酒的興致一掃而光,姑且把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叵肫鸸枢l(xiāng)園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窩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還掛在樹枝?待到我歸鄉(xiāng)靜時,一定還會有殘存的花兒,等待著我與賓客舉杯痛飲,一洗煩襟。
注釋
光燭西窗語:借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光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語,抒發(fā)懷鄉(xiāng)靜情。
百五:指寒食節(jié)。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為寒食。
旗亭:指酒樓。
高陽儔侶:西漢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
靨(yè):臉上的酒窩。
周邦彥名句,瑣窗寒·寒食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