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孟子 《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節(jié)》名句出處
摘自《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節(jié)》
解釋:我沒有聽說過自己都立腳不正,卻還要去糾正別人,更何況侮辱自己來糾正天下的人。
原文摘要:
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于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nèi)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遠(yuǎn)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末聞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堯舜之道要湯者,非實以是要之也,道在此而湯之聘自來耳。猶子貢言夫子之求之,異乎人之求之也”愚謂此語亦猶前章所論父不得而子之意。伊訓(xùn)曰:‘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亳?!?/p>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正人
(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稌酌罚骸靶〈笾迹虘阎伊?,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孔穎達(dá) 疏:“其左右侍御僕從無非中正之人?!薄逗鬂h書·桓譚傳》:“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疏還有正人知?!薄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笆莻€敗類,縱然勢焰薰天,他看見也同泥豬瓦狗;遇見正人,任是貧寒求乞,他愛的也同威鳳祥麟?!?謝覺哉 《從紀(jì)念杜甫想起的》:“統(tǒng)治階級仇視正人,從古到今是一樣的?!?/p>
(2).指嫡系親屬?!都t樓夢》第五五回:“﹝三姑娘﹞心里嘴里都也來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如今他既有這主意,正該和他協(xié)同,大家做個膀臂,我也不孤不獨了?!?/p>
(3).做官長的人。《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jié)。” 孫星衍 疏:“正人者……即上文政人?!?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上》:“正,長也,為長之人。”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詩:“乃知正人意,不茍飛長纓?!?/p>
天下
(1) 四海之內(nèi),全中國
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弧?mdash;—《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zhàn)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后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鑒》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孟子名句,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七節(jié)名句


猜你喜歡:
-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
- 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李毓秀《弟子規(guī)·余力學(xué)文》
-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