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曹鄴的《下第寄知己》
全文:
長安孟春至,枯樹花亦發(fā)。
憂人此時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豈敢頻泣血。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轍。
夜來遠心起,夢見瀟湘月。
大賢冠蓋高,何事憐屑屑。
不令傷弓鳥,日暮飛向越。
聞知感激語,胸中如有物。
舉頭望青天,白日頭上沒。
歸來通濟里,開戶山鼠出。
中庭廣寂寥,但見薇與蕨。
無慮數(shù)尺軀,委作泉下骨。
唯愁攬清鏡,不見昨日發(fā)。
愿憐閨中女,晚嫁唯守節(jié)。
勿惜四座言,女巧難自說。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無慮
(1) 不計慮,指大約,大概
無慮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無慮五六萬。——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無慮十來人
(2) 無所顧忌,沒有掛念
無憂無慮
(3) 不用考慮,不值得重視
無慮甲兵十萬,老夫自有破敵妙計
泉下
(1) 黃泉之下,指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也指陰間
泉下物
(2) ;又稱“泉世”,“泉壤”
曹鄴名句,下第寄知己名句


猜你喜歡:
- 兵起而程敵,政不若者勿與戰(zhàn);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敵盡不如,擊之勿疑。商鞅《商君書·戰(zhàn)法》
-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guī)·入則孝》
-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人日城南登高韓愈〔唐代〕
- 七夕同諸子集伯襄太史建霞樓得秋字(席上賦)伍瑞隆〔明代〕
- 贈姚孟長四首·其二何吾騶〔明代〕
- 和鄭邦達主簿五絕黃公度〔宋代〕
- 蝶戀花 和曲山韻因為贈之王惲〔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