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如本的《頌古三十一首》
全文:
草戶柴門謝子來,躬身下拜笑眉開。
深深密密親分付,莫道寶山空手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門謝
赴宮廷謝恩。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章惇 坐不進呈 蔡確 母 明氏 狀,放罪。 惇 無一言,即日門謝?!?宋 文天祥 《紀年錄》:“予門謝訖,即上疏乞斬 董宋臣 ,以一人心?!?/p>
子來
謂民心歸附,如子女趨事父母,不召自來,竭誠效忠?!对姟ご笱拧れ`臺》:“經(jīng)始 靈臺 ,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朱熹 集傳:“ 文王 之臺,方其經(jīng)度營表之際,而庶民已來作之,所以不終日而成也。雖 文王 心恐煩民,戒令勿亟,而民心樂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來也。”《宋書·武帝紀中》:“今 荊 雍 義徒,不召而集,子來之眾,其會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賜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來?!?清 黃本銓 《梟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銀二十萬為辦善后,士民皆踴躍,子來之力必有可觀?!?/p>
躬身
(1).自身;自己?!秶Z·越語下》:“王若行之,將妨於國家,靡王躬身。” 唐 韓愈 《袁州祭神文》之一:“刺史雖得罪,百姓何辜?宜降疾咎于某躬身,無令鰥寡蒙茲濫罰?!?/p>
(2).親自;親身?!肚f子·在宥》:“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有時縣長也躬身參加這些訪問慰勞工作。”
(3).俯屈身體,以示恭敬。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車駕詣景靈宮孟饗》:“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聲立,奏圣躬萬福?!薄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行者 躬身唱箇喏?!薄都t樓夢》第五七回:“ 王太醫(yī) 只管躬身陪笑。”
下拜
《左傳·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 武 ,使 孔 賜伯舅胙?!?齊侯 將下拜?!?楊伯峻 注:“下拜者,降于兩階之間,北面再拜稽首……此為當時臣對君之禮?!焙笾腹蛳露荨!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 馮驩 結(jié)轡下拜?!?唐 宋之問 《扈從登封告成頌》:“萬方俱下拜,相與樂昇平?!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八回:“ 王伯丹 見是先生來了,倒也知道敬重,親自迎了出來,先行下拜?!?/p>
釋如本名句,頌古三十一首名句


猜你喜歡:
- 共說春來春去事,多時。一點愁心入翠眉。
-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十五則》
- 酒是燒身硝焰,色為割肉鋼刀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
-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fēng)物盡前朝
-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