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塵勞破,青山在眼中
李牧 《次韻曾端伯晚過青山》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牧的《次韻曾端伯晚過青山》
全文:
怪底塵勞破,青山在眼中。
竹橋低跨水,林磬小鳴風(fēng)。
半嶺暮云碧,一村霜葉紅。
禪枝棲眾鳥,回首意無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怪底
亦作“ 怪得 ”。1.驚怪,驚疑。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唐 白居易 《和郭使君枸杞》:“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shí)聞吠夜聲?!?宋 辛棄疾 《永遇樂·梅雪》詞:“怪底寒梅,一枝雪里,只恁愁絶?!?宋 李曾伯 《滿江紅·和劉倉詠雪》詞:“推枕聞雞,正怪得,乾坤都白?!?/p>
(2).難怪。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四四:“怪得 蓬萊 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塵。” 前蜀 韋莊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遺車枉降訪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謝》詩:“怪得白鷗驚去盡,緑蘿門外有朱輪?!?宋 楊炎正 《秦樓月》詞:“斷腸芳草萋萋碧,新來怪底相思極?!薄稏|周列國志》第五九回:“怪得前日 鄢陵 之戰(zhàn), 郤犨 與 嬰齊 對(duì)陣,不發(fā)一矢,其交通之情可見矣?!?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此間地下真可觀,怪底江山總生色?!?/p>
塵勞
(1).佛教徒謂世俗事務(wù)的煩惱。《無量壽經(jīng)》卷上:“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南朝 梁 蕭統(tǒng) 《同泰僧正講》詩:“何因動(dòng)飛轡,暫使塵勞輕?!?明 李贄 《復(fù)陶石簣書》:“此觀世音菩薩與我此地,賞我此等人,故我得斷此塵勞,為今日安樂自在漢耳?!?清 龔自珍 《發(fā)大心文》:“有境相應(yīng)行心,有非境不相應(yīng)行心;若廣分別言,則有八萬四千塵勞,皆起一心?!?/p>
(2).泛指事務(wù)勞累或旅途勞累。 前蜀 李珣 《漁父歌》之三:“終日醉,絶塵勞,曾見 錢塘 八月濤。” 宋 秦觀 《滿庭芳》詞之二:“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誰聽?!?郭沫若 《<屈原>與<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樣從 香港 回來的,在極端的險(xiǎn)厄之后,塵勞未定,便委屈他來擔(dān)任了這一次的苦役。”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眼中
猶言心目中。 宋 蘇軾 《予以事繫御史臺(tái)獄遺子由》詩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p>
李牧名句,次韻曾端伯晚過青山名句


猜你喜歡:
- 驚回千里夢(mèng),已三更。起來獨(dú)自繞階行。
- 惟德動(dòng)天,無遠(yuǎn)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shí)乃天道。佚名《尚書·虞書·大禹謨》
-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
-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袁黃《了凡四訓(xùn)·立命之學(xué)》
- 暮雨忽來鴻雁杳,莽關(guān)山、一派秋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