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夏竦的《青州》
全文:
日上西山舞鸞鶴,波翻碧海斗蛟龍。
直鉤到了成何事,消得君王四履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直鉤
亦作“ 直鈎 ”。 1.傳說 姜太公 出仕前釣于 渭 濱,所用釣鉤是直的且不設(shè)餌。后因以“直鉤”借指歸隱生活。 唐 方干 《早發(fā)洞庭》詩:“舉目無平地,何心戀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黃滔 《嚴(yán)陵釣臺詩》:“直鉤猶逐熊羆起,獨(dú)是先生真釣魚。”
到了
到底;畢竟。 唐 吳融 《武關(guān)》詩:“貪生莫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間?!?宋 袁去華 《念奴嬌》詞:“身外紛紛,儻來適去,到了成何事?!?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你這三條計,比當(dāng)日 曹公 在 灞陵橋 上三條計如何?到了出不的 關(guān)云長 之手?!?馬烽 《太陽剛剛出山》:“不過,到了她還是沒有拗過我去?!?/p>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dú)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jì)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bǔ)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消得
亦作“ 消的 ”。1.需要;須得。 宋 劉克莊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翫月》詞:“消得幾多風(fēng)露,變教人世清涼?!薄端疂G傳》第七二回:“你不帶我去便了,何消得許多推故!” 趙樸初 《快活三帶過朝天子四換頭·觀演<蔡文姬>劇有作》曲:“謂 中郎 有遺書,有兒女能誦記,只消得寄個紙筆?!?/p>
(2).值得;配得。 宋 辛棄疾 《西江月·用韻和李兼濟(jì)提舉》詞:“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內(nèi)性兒聰明,才調(diào)兒清正,這兩般消的人欽敬。”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食品有名》:“﹝河豚﹞形殊弗雅,然味極佳,煮治不精,則能殺*人。所以 東坡先生 在 資善堂 與人談河豚之美云:據(jù)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不作則已,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才消得我這副酸心熱淚?!?/p>
(3).禁得起。 宋 楊炎正 《蝶戀花·稼軒坐間作首句用丘六書中語》詞:“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懷,長被春僝僽。” 清 納蘭性德 《瀟湘雨·送西溟歸慈溪》詞:“悽寂 黔婁 當(dāng)日事,總名士如何消得?”
(4).享受;享用。 宋 趙長卿 《念奴嬌·席上即事》詞:“ 高唐 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元 高文秀 《澠池會》第二折:“怎消的加官進(jìn)位,怎消的廕妻封子,上卿之位何極?!?/p>
君王
古稱天子或諸侯
君王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jì)》
君王與沛公飯。
四履
(1).謂四境的界限。語本《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 河 ,南至于 穆陵 ,北至于 無棣 。” 杜預(yù) 注:“履,所踐履之界?!?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勛,若斯之盛,地狹乎四履,勢卑乎九伯,帝有恧焉?!?唐 杜牧 《原十六衛(wèi)》:“四履所治,指為別館?!?/p>
(2).四方。 唐 盧照鄰 《釋疾文·粵若》:“有 太公 兮卷舒龍豹,奄經(jīng)營乎四履;有先生兮乘騎日月,期汗漫乎九垓。” 唐 儲光羲 《觀范陽遞俘》詩:“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p>
夏竦名句,青州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