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孫彥古畫風雨山水歌》
全文:
山深巖高石壁青,白日忽變天晦冥。
黑風驅(qū)云走不停,驚電疾雨來如傾。
山前雨點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橫。
崩崖古樹老有靈,吼怒直與風云爭。
枝披葉偃鬬不怯,萬竅卻欲藏雷霆。
鞭驢疾驅(qū)者誰子,石路崄澀驉凌兢。
目迷心懾愈不及,來憩樹下如寒蠅。
蒼茫直與鬼神接,恍惚不保龍蛇驚。
平居此樂忽入眼,孫家古圖才可辨。
奈何一幅一尺余,欲奪天地之奇變。
我心愛之良有以,昔苦山行親遇此。
一生兩足不下堂,輸爾朱家貴公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一幅
(1).表數(shù)量。用于布帛、紙張、圖畫等?!逗鬂h書·符融傳》“幅巾奮褒” 唐 李賢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貴者綾錦裙襦,上施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縝菜示德逢》詩:“ 陶 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薄吨熳诱Z類》卷一○六:“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顧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報中,針對礦山機關(guān)一些同志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刊出了一幅漫畫?!?/p>
(2).表數(shù)量。用于景物。猶一片。 宋 陸游 《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詩:“接羅一幅煙霧薄,舴艋八尺鳧鷖輕?!?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一尺
(1).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肚f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漢 劉向 《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 天山勇 ,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油?!?/p>
(2).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夸張之意,非實指?!俄n詩外傳》卷七:“ 子貢 曰:‘兩國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之難。’”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 王僚 恠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唐 孟郊 《秋懷》詩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p>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張耒名句,孫彥古畫風雨山水歌名句


猜你喜歡:
- 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管仲《管子·霸言》
-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唐寅《桃花庵歌》
-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 過蘇橋乾隆〔清代〕
- 聯(lián)輝閣詩錢時〔宋代〕
- 圣號雅二篇趙湘〔唐代〕
- 答靳生賀鑄〔宋代〕
- 松化為石(近聞金華山古松化為石)齊己〔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