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陳后宮》
茂苑城如畫,閶門瓦欲流。
還依水光殿,更起月華樓。
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
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那豐茂的苑囿,把京城裝點得像一幅畫圖,宮門上的屋瓦,鱗次櫛比,就像不息的水流。
水光殿,在這兒觀賞到水光波影,卻還要再起一座月華樓,讓皇上欣賞到月色的溫柔。
才不過是深夜,妃子們已經(jīng)打開了裝飾著鸞鳥的妝鏡,冬天才剛剛降臨,侍臣們就獻上了用雉羽制成的毛裘。
每一個侍臣都飲得半醉了,我們的皇上,也和大家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有什么憂愁。
注釋
茂苑: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的宮苑。
閶(chāng)門:即闖闔門,是神話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瓦欲流:形容琉璃瓦色澤光艷欲滴。
依:依傍。水光殿、月華樓:均泛指為游樂而建的宮殿。
侵:漸近。鸞開鏡:即“開鸞鏡”,指梳妝。鸞鏡,飾有鸞鳥圖案的妝鏡。
雉(zhì)獻裘:即“獻雉裘”。雉裘,即雉頭襄,以雉雞頭上羽毛制成的裘。雉,雉雞,野雞。裘,皮衣。
正無愁:北齊后主高緯昏庸荒淫,曾作《無愁曲》自彈自唱,被稱為“無愁天子”。
簡評
陳叔寶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在政期間,大興土木,與群臣妃嬪整日歌舞升平,驕奢淫逸,導致政亂國亡。作者李商隱所生活的晚唐時代,世衰道微,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混亂,黨爭激烈,加上執(zhí)政者又不念國事,荒淫奢靡,因此國道日漸衰落。這首詩就是借陳后主事諷喻當朝,以為統(tǒng)治者鑒戒。李商隱名句,陳后宮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