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來這里終究是為了什么事?一直閑居在沙丘城之。
沙丘城邊有一顆蒼老古樹,在秋風中日夜發(fā)出瑟瑟之聲。
魯?shù)鼐票o心痛飲酣醉,無意欣賞,歌聲也只能徒有其情。
我對)的思念之情正如這一川浩蕩的汶水,緊緊追隨著)一同南去。
注釋
沙丘:指唐代兗州治城瑕丘。沙丘城一說為位于今山東肥城市汶陽鎮(zhèn)東、大汶河南下支流洸河(今名洸府河)分水口對岸。而根據(jù)1993年出土于兗州城東南泗河中的北齊沙丘城造像殘碑(又名沙丘碑),兗州古地名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為魯西南重要治所,李白應于此居住。由于此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學術界基本上認同兗州為李白居住之沙丘城。
來:將來,引申為某一時間以后,這里意指自從)走了以后。竟:究竟,終究。
高》:高枕而》,這里指閑居?!稌x書·陶潛傳》:“嘗言夏月虛閑,高》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br />夕:傍晚,日落的時候。連:連續(xù)不斷。秋聲:秋風吹動草木之聲。
“魯酒”兩句:古來有魯國酒薄之稱?!肚f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贝酥^魯酒之薄,不能醉人;齊歌之艷,聽之無緒。皆因無共賞之人。魯、齊:均指山東一帶。空復情:徒有情意。
汶水:魯?shù)睾恿髅拥恼鹘穹Q大汶河,其源有三:一發(fā)泰山之旁仙臺嶺,一發(fā)萊蕪縣原山之陽,一發(fā)萊蕪縣寨子村,流經兗州瑕丘縣北,西南行,入大野澤。耿元端說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處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聯(lián)想到汶水,不能認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參見《百家唐宋詩新話》)。
浩蕩:廣闊、浩大的樣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說南征指南流之水。
簡評
根據(jù)裴斐編制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是作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寶四載)秋,當時李白四十五歲。天寶四載秋,杜甫李白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后,南游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李白名句,沙丘城下寄杜甫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