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呈李知卿法曹》
全文:
使者趨朝后,參軍捧檄初。
重湖來至險,兩月聽閑居。
豈是拘形投,真成畏簡書。
祠官請已再,郵傳報何疏。
風(fēng)雨工欺我,江山賴起予。
芻薪頻益槚幼稚苦無儲。
鑿枘寧防此,冠緌信有諸。
何心事刀筆,但覺愧樵漁。
觀水知除滿,看云見卷舒。
故人方幕府,見謂合何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趨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宰相趨朝,騶唱過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天曉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趍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p>
參軍
中國古代諸王及將帥的幕僚,官名
言未畢,參軍馬謖曰:“某愿往。”——《三國演義》
捧檄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xiàn)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于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后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wù)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
趙蕃名句,呈李知卿法曹名句


猜你喜歡:
- 庶人莫與官爭,貴人不結(jié)人怨。來俊臣《羅織經(jīng)·保身卷第七》
- 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劉勰《文心雕龍·附會》
- 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
-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 長安寒食邵謁〔唐代〕
- 長寧高守見寄用韻奉酬洪咨夔〔宋代〕
- 到永固寺訪曹約齋陳著〔宋代〕
- 和張可投詩十首王洋〔宋代〕
- 送杜陽安奉親還蜀二首洪咨夔〔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