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可久的《【南呂】金字經(jīng)_菊邊細(xì)切銀》
全文:
菊邊。
細(xì)切銀絲鲙,笑簪金鳳毛,酒污仙人白錦袍。
教,玉人吹玉簫。
木蘭櫂,月明楊柳橋。
別情。
鑒影羞眉月,枕痕融臉霞,不見才郎憔悴煞。
他,暮春方到家。
別時話,灞橋楊柳花。
客西峰。
夜禮天壇月,曉餐仙洞霞,客至西峰小隱家。
茶,翠巖口碧牙。
松陰下,石苔鋪紫花。
海印方丈。
海印波心月,塔鈴天外風(fēng),一點圓明法空。
紅,燭花天垂玉蟲。
梨云夢,小窗梅影重。
鴻山楊氏南園。
白玉獅蠻帶,紫金獬豸冠,偃月堂深愁萬端。
官,不如梁伯鸞。
青松畔,一壺天地寬。
惠山寺。
石刻維摩像,桂香兜率宮,一線甘泉飲九龍,松,翠濤翻半空。
若冰洞,試尋桑苧翁。
玄元宮即事。
桂子黃金樹,竹陰蒼玉軒,閑處閑閑玄又玄。
淵,九龍山下泉。
云游遍,紫霞成地仙。
借李溉之泛湖。
杏雨沾羅袖,柳云迷畫船,爛醉花前李謫仙。
聯(lián),半篇人月圓。
泥金扇,草書題王蓮。
江上即事。
翠樹擎殘月,綠波浮嫩煙,正是新晴雨后天。
眠,醒吟李謫仙。
沙鷗見,亂飛迎畫船。
觀九副使小打二首。
靜院春三月,錦衣來眾官,試我花張董四攛。
搬,柳邊田地寬。
湖山畔,翠窩藏玉丸。
步款莎煙細(xì),袖慳猿臂搧,一點神光落九天。
穿,萬絲楊柳煙。
人爭羨,福星臨慶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杏雨
杏花雨。 宋 蘇軾 《墨花》詩:“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蓮風(fēng)盡傾倒,杏雨半披殘。” 元 張可久 《金字經(jīng)·偕李溉之泛湖》曲:“杏雨沾羅袖,柳云迷畫船?!眳⒁姟?杏花雨 ”。
畫船
裝飾華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磯碑》:“畫船向浦,錦纜牽磯?!?宋 范仲淹 《獻(xiàn)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詩:“步隨芳草遠(yuǎn),歌逐畫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絶?!?/p>
爛醉
沉醉;酩酊大醉
喝個爛醉方休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yù)才學(xué)優(yōu)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chǎn)》:“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yǎng)鼠數(shù)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jiān)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fù)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p>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yīng)滿,戇諫聲名眾所知?!?/p>
見“ 謫仙 ”。
張可久名句,【南呂】金字經(jīng)_菊邊細(xì)切銀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