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真德秀的《挹仙亭》
全文:
漢宮葦篋兒呱呱,濟南梓柱陰扶疏。
富平家人正愉樂,安昌帝師工獻諛。
子真東南一尉耳,黃綬凄涼百僚底。
手持短疏叩天閽,義激丹衷淚橫眥。
翩然一朝徑拂衣,愛君無路空依依。
人傳九江已仙去,吳門再見是邪非。
神仙茫茫那可惻,上帝從來賞忠直。
天上果有驂鸞人,合領(lǐng)群真朝北極。
自從舉手謝世間,千年白鶴保時還。
玉簫聲斷杉檜冷,只余丹灶留空山。
谷口之孫古膚使,亭斸青冥挹仙袂。
耿耿應(yīng)懷貫日忠,飄飄豈羨凌云氣。
我來快讀華星篇,清徹毛骨風(fēng)泠然。
何當(dāng)結(jié)茅最高頂,一榻容我分云煙。
參考注釋
華星
明星。《文選·曹丕<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李善 注:“《法言》曰:‘明星皓皓,華藻之力也?!?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三:“歸去橫塘晚,華星送寶鞍?!?明 唐寅 《短歌行》:“躑躑躅躅,仰見華星?!?/p>
清徹
(1).清靜明朗。《世說新語·言語》“ 溫 曰: 嶠 雖不敏” 劉孝標(biāo) 注 晉 虞預(yù) 《晉書》:“ 嶠 字 太真 , 太原 祁 人,少標(biāo)俊清徹,英穎顯名?!薄赌鲜贰埲趥鳌罚骸?融 形貌短丑,精神清徹?!薄稌ず榉丁贰耙曉幻鳌?唐 孔穎達 疏:“視必明於善惡,故必清徹而審察也。” 明 李東陽 《嘉禾姜封君哀辭》:“﹝ 嘉禾 ﹞內(nèi)秉剛毅,外鍳清徹?!?/p>
(2).清而透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湍水》:“水甚清徹。” 葉圣陶 《倪煥之》四:“他看 煥之 有一雙敏銳而清徹的眼睛。”
(3).清脆;清晰。多形容音響。 唐 馮贄 《云仙雜記·造笙》:“遇吹時,飛沙於中激揚,聲愈清徹。”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名臣》:“凡人耳有靈響……其后聽於靜中,若鈴聲遠聞,耆年之后,愈覺清徹?!?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只有打出來的骨牌拍在紫檀桌面上的聲音,在初*夜的寂靜中清徹地作響。”
毛骨
(1).毛發(fā)與骨骼。 唐 劉禹錫 《桃源行》:“俗人毛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 宋 蘇舜欽 《演化琴德素高因為作歌以寫其意云》:“風(fēng)吹仙籟下虛空,滿坐沉沉竦毛骨?!?宋 陸游 《夜汲井水煮茶》詩:“肺腑凜清寒,毛骨亦蘇省?!?/p>
(2).謂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下》:“ 祖士少 風(fēng)領(lǐng)毛骨,恐沒世不復(fù)見如此人?!薄稌x書·元帝紀(jì)》:“ 瑯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前蜀 韋莊 《寄薛先輩》:“不説文章與門第,自然毛骨是公卿?!?/p>
泠然
(1).輕妙貌?!肚f子·逍遙游》:“夫 列子 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郭象 注:“泠然,輕妙之貌。” 宋 陳師道 《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云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fēng)?!?清 趙執(zhí)信 《彭蠡湖》詩:“泠然乘風(fēng)游,託身任毫毛?!?/p>
(2).寒涼貌;清涼貌?!短綇V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清 秋瑾 《黃海舟中感懷》詩之二:“天風(fēng)吹面泠然過,十萬煙云眼底收?!?/p>
(3).形容清越激揚的聲音。《晉書·裴楷傳》:“ 綽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古鏡﹞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趙光榮 《里湖紀(jì)游》詩之四:“泠然時一鳴,故向人飛舞。”
真德秀名句,挹仙亭名句


猜你喜歡:
- 故君子力事日強,愿欲日逾,設(shè)壯日盛。墨子《墨子·02章 修身》
- 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 卷盡殘花風(fēng)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fēng)。辛棄疾《定風(fēng)波·暮春漫興》
-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
- 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