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愈的《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
全文: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濱,大江之墳,有怪物焉,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匹儔也。
其得水,變化風(fēng)雨,上下于天不難也。
其不及水,蓋尋常尺寸之間耳,無高山大陵曠途絕險為之關(guān)隔也,然其窮涸,不能自致乎水,為獱獺之笑者,蓋十八*九矣。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zhuǎn)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然是物也,負其異於眾也,且曰:“爛死于沙泥,吾寧樂之;若俯首貼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當其前矣,聊試仰首一鳴號焉,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zhuǎn)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鳴號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實有類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說焉。
閣下其亦憐察之。
參考注釋
閣下
具有顯赫的地位、尊嚴或價值的人——用作對某些高級的顯要人物(如羅馬天主教主教、國家的統(tǒng)治者、大使、總督)的尊稱或稱呼;泛指對人的敬稱
閣下為仆稅駕十五日,朝觴夕詠,頗極平之歡。——唐· 白居易《與劉蘇州書》
憐察
謂察知其情而憐惜之。 唐 韓愈 《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 愈 今者實有類於是,是以忘其疎愚之罪而有是説焉,閤下其亦憐察之!”
韓愈名句,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名句


猜你喜歡:
-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
- 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 不力行,但學(xué)文。長浮華,成何人。李毓秀《弟子規(guī)·余力學(xué)文》
- 大仇必去,小人勿輕,禍不可伏。來俊臣《羅織經(jīng)·固榮卷第六》
- 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 秦原覽古于濆〔唐代〕
- 賀友人絲桐復(fù)歸陳起〔宋代〕
- 詠古玉琰圭乾隆〔清代〕
- 伏睹適公詩贊觀世音菩薩果應(yīng)所懇具述于前拱不揆淺拙謹吟一章同贊圣德黃拱〔宋代〕
- 山中初霽徐天逸〔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