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陸云的《失題》
全文:
一悠悠縣象。
昭回太素。
清濁迭興。
升降啟度。
遺和既爽。
季春告暮。
朱明來思。
青陽受煦。
二日征月盈。
天道變通。
太初陶物。
造化為功。
四月懷夏。
南征觀方。
凱風(fēng)有集。
飄飖南窻。
思樂萬物。
觀異知同。
三有渰萋萋。
甘雨未播。
黍稷方華。
中田多稼。
庭槐振藻。
園桃阿那。
薄言觀物。
在堂知化。
四蓬戶惟情。
玩物一室。
明發(fā)有懷。
念昔先哲。
通夢幽人。
彷佛遺烈。
清暉在天。
孰與永日。
五乃啟遺籍。
思予大觀。
幽居傲物。
顧景怡顏。
況惟解舞。
衡門重關(guān)。
思媚古人。
有懷良盤。
沉曦含輝。
芳烈如蘭。
六厥初生民。
有物有類。
自古有稱。
大寶以位。
征徒式好。
俊奔攸遂。
啟予有聞。
誨爾達貴。
七達貴伊何。
天爵無榮。
渾淪大昧。
混其濁清。
毀方遯象。
遺頑履貞。
道實藏器。
景以昭形。
八芒芒陋世。
奚兢奚錯。
牧彼紛華。
委之沖漠。
漂志垂天。
矯心馮閣。
通好莊聃。
儀刑有作。
安得達人。
顧予命薄。
參考注釋
三有
(1).佛教語。謂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無色有,無色*界之生死。佛教認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謂之有。 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長眠?!?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禪院碑》:“湛四禪於中道,超三有以上征?!薄赌窟B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以此不盡功德,上報四恩,下資三有。”
(2).指仁慈、節(jié)儉、不為天下先這三種美德。 隋 王通 《中說·魏相》:“ 仇璋 謂 薛收 曰:‘子聞三有七無乎?’…… 薛收 曰:‘請聞三有。’ 璋 曰:‘有慈,有儉,有不為天下先。’”
萋萋
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芳草萋萋鸚鵡洲。——唐· 崔顥《黃鶴樓》詩
陸云名句,失題名句


猜你喜歡:
-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 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墨子《墨子·04章 法儀》
-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韓非及后人《韓非子·心度》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