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績的《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全文:
弱齡慕奇調(diào),無事不兼修。
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明經(jīng)思待詔,學(xué)劍覓封侯。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
中年逢喪亂,非復(fù)昔追求。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風(fēng)云私所愛,屠博暗為儔。
解紛曾霸越,釋難頗存周。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
歸來南畝上,更坐北溪頭。
古岸多盤石,春泉足細(xì)流。
東隅誠已謝,西景懼難收。
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jīng)秋。
庚桑逢處跪,陶潛見人羞。
三晨寧舉火,五月鎮(zhèn)披裘。
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無謂
(1) 不具備意義或結(jié)果
甚無謂也。——《資治通鑒》
無謂的犧牲
(2) 毫無價值
耗盡生命活力的無謂的憂慮和煩惱
退耕
把已改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他用(林、牧、漁等)
伏念
(1).謂退而自省。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壄。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
(2).伏,敬詞;念,念及,想到。舊時致書于尊者多用之。 唐 韓愈 《上宰相書》:“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是果於自棄,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 宋 曾鞏 《謝杜相公書》:“伏念昔者方 鞏 之得禍,罰於 河 濱,去其家四千里之遠(yuǎn)?!?/p>
(3).猶俯念,下念。謂在上者體察下情。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書戶部郎中判度支案制》:“茲用省于有司之獄,莫不伏念隱悼,周知物情。”
已經(jīng)
業(yè)已經(jīng)過
夜已經(jīng)很深了
王績名句,晚年敘志示翟處士名句


猜你喜歡:
-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 危橋?qū)儆膹?,繚繞穿疏林。
-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 冠必正,紐必結(jié)。襪與履,俱緊切。李毓秀《弟子規(guī)·謹(jǐn)》
-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