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偈頌三十首》
全文: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偽,大智發(fā)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并萬像,影現(xiàn)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凈,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已身空。
自了本無物,強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fā),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根
(1).謂草木的一個根莖?!妒酚洝敳吡袀鳌罚骸褒斍q乃游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清 趙翼 《簷曝雜記·榕樹黃果樹》:“久之,千百根合成一根,故根益大,槎枒嵌空,不可名狀?!?/p>
(2).猶一株;一條。用于細長之物?!侗笔贰ね醭鐐鳌罚骸?崇 雖除服,仍居墓側。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莖葉甚茂,人莫能識?!薄肚迤缴教迷挶尽堊臃磕降烙洝罚骸扒懊嬉粋€仙童,指化一條大澗,橫擔獨木高橋一根?!薄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按虬l(fā)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兒的拿了一個洗臉的木盆,裝著熱水,又是一大碗涼水,一壺茶,一根香火進來?!?/p>
(3).佛教語。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詩:“瀝瀝山泉枕畔鳴,六根先得一根清?!眳⒁姟?六根 ”。
來復
(1).往還,去而復來。語見《易·復》,謂陽氣經七日已由剝盡而開始復生。后因以稱陽氣始生。《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一月·時品》:“欣一陽之來復,遂萬有以萌生?!?/p>
(2).一星期是七天,舊時因又稱一周為一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3).回復,回來。 唐 李復言 《續(xù)幽怪錄·蘇州客》:“客曰:‘吾攜過嶺,方敢來復?!?冰心 《寄小讀者》十三:“母親!我童心已完全來復了?!?/p>
(4).來回反復,一遍又一遍。 蕭紅 《生死場》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紙片,丟在腳下來復的亂踏?!?/p>
(5).英語rifle的譯音。指炮筒、槍管中的來復線。即膛線。 嚴復 《救亡決論》:“不知曲綫力學之理,則無以盡炮準來復之用?!?/p>
桑葉
桑樹的葉子。蠶的飼料。中醫(yī)亦以入藥。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寒雁嗈嗈渡 遼水 ,桑葉紛紛落 薊門 ?!?宋 范成大 《初夏》詩之一:“桑葉露枝蠶向老,菜花成莢蝶飛來?!?元 楊果 《村居》詩之二:“村舍蠶催桑葉大,山田鹿食麥苗稀?!?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罚骸吧H~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