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宗杲的《偈頌一百六十首》
全文:
今朝又是六月半,記得一則舊公案。
拄杖子吞卻法身,露柱在傍偷眼看。
看不看,拈起秦時(shí){左車右度}轢鑽。
萬別與千差,吾道以一貫。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今朝
(1) 今天
(2) 現(xiàn)在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薄秶Z·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韋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fù) 文 武 之業(yè)?!缎⊙拧菲湓娫疲骸跤诔稣鳎钥锿鯂??!略唬骸宰籼熳印!略唬骸参渲远ㄍ鯂?。’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焙蠖嘤靡灾感l(wèi)國定亂的正義之師?!稑犯娂そ紡R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fēng)云畢會(huì),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p>
記得
想得起來;沒有忘記
一切都還記得
一則
(1).猶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shí)?!墩撜Z·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一則不能見是非,一則畏罰不敢直言。”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四章:“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于適當(dāng)?shù)臋C(jī)動(dòng)地區(qū),不要絕對(duì)地分散,一則便于應(yīng)付可能的事變,一則使分散執(zhí)行的任務(wù)有一個(gè)重心。”
(2).與“二則”、“三則”等連用,列舉原因或理由?!吨熳诱Z類》卷十六:“《大學(xué)》誠意,看來有三樣:一則內(nèi)全無好善惡惡之實(shí),而專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誠之尤也?!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癌z神仙﹞教我遇煩惱時(shí),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巴金 《霧》六:“一則因?yàn)檫@件事很重要,二則他害怕她誤會(huì)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說話時(shí)不免現(xiàn)出激動(dòng)的樣子?!?/p>
(3).表數(shù)量。一項(xiàng),一條。如:新聞一則;啟事一則。
公案
(1) 指官吏審理案件時(shí)用的桌子
令人排好公案,預(yù)備人犯來時(shí)在神前審訊。——沈從文《新與舊》
(2) 官府處理的案牘。后來指疑難案件,泛指有糾紛或離奇的事情
今來公案,見在戶部,可以取索案驗(yàn)。——宋· 蘇軾《辨黃慶基彈劾剳印子》
府尹也巴不得了結(jié)這段公案。——《京本通俗小說·錯(cuò)斬崔寧》
釋宗杲名句,偈頌一百六十首名句


猜你喜歡:
- 先到為君,后到為臣。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致治之本,惟在于審。量才授職,務(wù)省官員。吳兢《貞觀政要·卷三·論擇官》
-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 又是羊車過也,月明花落黃昏
-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