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邛州俯聽三省堂》
全文:
將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總總群圣書,論說尤諄諄。
后賢守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跡,更假他物神。
或取幾杖明,或用盤盂陳。
或則銘于座,或則書于紳。
此皆貪道者,欲己日夕親。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
魯侯相門子,佩義而服仁。
來乘別駕輿,齒發(fā)何青春。
開口議政事,條件皆有倫。
春露與秋霜,畏愛其吏民。
尚懼有片缺,不使其質純。
乃于廳事側,開軒承甲寅。
題曰三省堂,大構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
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隱淪。
冥心以自觀,外揣復內(nèi)循。
一有所不逮,補綻無纖塵。
既已自作詩,文理相彬彬。
宛轉示明戒,欲使風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無辭頻。
待己固如此,賢哉君子鄰。
常愿此基構,永不罹荊榛。
有壞則請修,使之名不泯。
參考注釋
常愿
平素的志愿?!逗鬂h書·左雄傳》:“今阿母躬蹈約儉,以身率下,羣僚蒸庶,莫不向風,而與 王圣 并同爵號,懼違本操,失其常愿?!?/p>
基構
(1).建筑物的基礎和結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若筑室之須基構,裁衣之待縫緝矣?!?明 李東陽 《岳州華容縣學重修記》:“基構宏麗?!?/p>
(2).猶基業(yè)?!稌x書·桓彝傳論》:“基構迭污隆,龍蛇俱山澤?!?宋 蘇舜欽 《火疏》:“愿陛下悔過而追革之,罷再造之勞役,行古先之典法,非惟大光基構,亦天下之幸甚也?!?/p>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币槐咀鳌?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xù)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清 吳偉業(yè)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p>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艱危,困難?!杜f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p>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陜》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文同名句,邛州俯聽三省堂名句


猜你喜歡:
- 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
-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老子·道經(jīng)·第二十三章》
- 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 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
- 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佚名〔宋代〕
- 邵不疑廳薜荔及竹司馬光〔宋代〕
- 第八回回前詩曹雪芹〔清代〕
- 支茂先煙蓑亭樓鑰〔宋代〕
-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謹思陳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