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說之的《至河中首訪鬼拔河圖有畫人云因陸學(xué)士移其壁》
全文:
坎坎分明拔河戲,盛在北朝唐尚爾。
畫手何人展子虔,妙不戲人惟戲鬼。
更無獰厲可嚴(yán)怖,既曰依人人是擬。
家家賈勇負(fù)勝余,見之心寧不知恥。
最是隋宮窈窕春,汗妝蓬發(fā)羞相比。
故宜落筆在蒲州,門外河來三萬里。
鄰幾舍人有搨本,詩翁賦詩名更起。
詠詩想畫二十年,客舍此邦心自喜。
攬真永絕偽物欺,顧影豈盡形儀美。
嗟予斷絕百事心,癡處留情獨(dú)在此。
魑魅魍魎好奔迸,文彩風(fēng)流終棄圮。
出門訪之無處所,惜哉史君陸子履。
但欲便坐易瞻玩,不知壁古難移徙。
豈無剝落一寸余,我愿寶之若瓊?cè)铩?br>不然當(dāng)學(xué)補(bǔ)亡詩,收拾粉本細(xì)綱紀(jì)。
或謂前年九鼎成,時(shí)無雜糅清如水。
雖有高室誰瞰之,亦莫揶揄毛手指。
帖壁不祥宜遁逃,彩門拋梭方靡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yuǎn)行
(2) 〈方〉∶出嫁
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shí),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金 元好問 《贈(zèng)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p>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yī)術(shù)》:“張?jiān)弧覂H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y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p>
處所
居住的地方;地點(diǎn)
史君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絳州園池》詩:“絳臺史君府,亭閣參園圃?!?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賴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眳⒁姟?使君 ”。
晁說之名句,至河中首訪鬼拔河圖有畫人云因陸學(xué)士移其壁名句


猜你喜歡:
-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莊子《莊子·外篇·胠篋》
- 烏鵲倦棲,魚龍?bào)@起,星斗掛垂楊。
- 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墨子《墨子·22章 節(jié)用(下)》
- 事事要留個(gè)有余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