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顧況的《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全文: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陽潛地中,舒達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乃熂蒺藜,乃夷荊棘,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
登斧以時,澤梁蓁蓁。
無或夭枝,有巨根蒂。
生混茫際,呼吸群籟。
萬人揮斤,坎坎有厲。
陸遷水濟,百力殫弊。
審方面勢,姑博其制,作為公室。
公室既成,御燥濕風日。
棟之斯厚,榱之斯密。
如翼于飛,如鱗櫛比。
繚以周墉。
墄以崇階。
俯而望之,矗與云齊。
石肅砆石肅砆,藻井旋題。
丹素之燝兮,椒桂之馥兮。
高閣高閣,珠綴結絡。
金鋪爛若,不集于鳥雀。
繪事告畢,賓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
琴瑟在堂,莫不靜謐。
周環(huán)掩辟,仰不漏日。
冬日嚴凝。
言納其陽,和風載升。
夏日郁蒸,言用于陰,涼風颯興。
有匪君子,自賢不已,乃夢乘舟,乃夢乘車。
夢人占之,更爽其居。
炎炎則移,皎皎則虧。
木實之繁兮,明年息枝。
爰處若思,胡寧不爾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公室
春秋戰(zhàn)國時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諸侯王國或政權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國語·晉語》
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左傳·襄公十一年》
既成
已經完成;已經成為。《詩·小雅·六月》:“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毛澤*東 《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有些則造成既成事實再告訴它?!?郭沫若 《革命詩人屈原》:“到了這個時候,或早或遲必然的要起來一次革命,便是文字打破既成的定型而向脫去了桎梏的言語急起直追。”
燥濕
(1).干燥和潮濕?!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百e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呂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為宮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誘 注:“燥謂陽炎,溼謂雨露。”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清 譚嗣同 《與沉小沂書》之二:“凡物春夏則漲,秋冬則縮,寒暑燥濕使然也?!?/p>
(2).指日常生活起居?!稘h書·丙吉傳》:“ 吉 即時病,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視省席蓐燥濕?!薄度龂尽侵尽ゑ樈y(tǒng)傳》:“常勸 權 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薄顿Y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處,避濕就燥。問其燥濕者,問其居處何如也?!?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婦幼失母,專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遺腹弟。調燥濕,御侵侮,皆與其勞?!?/p>
(3).指世態(tài)炎涼。 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 申屠蟠 ﹞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溼輕重,不為窮達易節(jié)?!?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之四鄰,纔祛燥濕,稍遠囂塵。”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詩:“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4).中醫(yī)指燥熱或寒濕的癥侯。《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醫(yī)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p>
風日
(1).風與日。謂風吹日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p>
(2).指天氣;氣候。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今朝風日好,宜入 未央 游?!?清 卓爾堪 《醉花陰》詞:“風日近清明,幾片榆錢,都算鶯兒俸?!?/p>
(3).猶風光。 唐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詩:“寄語 洛城 風日道,明年風色信還人?!?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枕》:“ 元 陳孚 詩:‘ 居庸 萬馬繞山前,未許蒼苔睡晏然。見説 華山 風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清 姚鼐 《贈孫雨窗》詩:“茶香竹凈好風日,請我俛仰前賢旁?!眳⒁姟?風光 ”。
顧況名句,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