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四和》
全文: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lián)珠。
曾呼項羽作豎子,亦斥李陵為降奴。
彼望麾幢已披靡,此遺巾幗聊揶揄。
深藏區(qū)脫避石矢,密設鹿角埋椿株。
始猶哆口學張籍,俄乃庵面如唐衢。
毋庸奏凱論功級,且可按甲休師徒。
獻俘奚異獲長狄,諱敗謹勿書朱儒。
君家人物盛殿午,或披鶴氅擊唾壺。
坐觀士稚無鎧仗,冷笑群謝皆袴襦。
安知出奇電雹速,靡待掩耳并瞬矑。
再衰三韻乃引去,裹創(chuàng)飲血自救扶。
鐵鎗漫留姓名在,玉麈有益成敗無。
憑軾姑與君王戲,棄甲宜按軍法誅。
嘗聞匹夫不可狃,蜂蠆有毒況國乎。
嗟余久矣精銳鑠,驅(qū)使不禁詩酒虐。
蟬嘶今懶事章句,鯨吸舊寧論升較。
磨石胡庭要勒銘,策勛轅門因舍爵。
備嚴豈慮偏師攻,理到何妨異議駮。
周公尚存祓禊禮,子貢詎知觀蠟樂。
祈年卜稼信當務,崇飲飾游不宜數(shù)。
弟子服矣鳴吻悲,似聽于菟嘯風壑。
寒墐戶牖不敢窺,顧惜床廬愁見剝。
志士之愿在時清,窮人所憂惟歲惡。
參考注釋
出奇
不同尋常
熱得出奇
電雹
閃電和冰雹(冰雹多下于夏天,落地即溶)。常用以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 宋 蘇軾 《鍾子翼哀辭》:“是身虛空,俯仰變滅過電雹?!?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十年光陰如電雹,緑蓑黃犢從鄰叟?!?/p>
掩耳
(1).捂住耳朵不聽。《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趨走?!?唐 韓愈 《寄盧仝》詩:“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纔及輒掩耳?!?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業(yè) 五色云起,諸君謂為慶云,擬賦詩。 劉 獨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氣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當輔之?!娊匝诙??!?/p>
(2).指不聞不問。 清 唐孫華 《哭曹九咸明府》詩之四:“折腰憐傲吏,掩耳作家翁。”
(3).御寒護耳的用品。《元典章·禮部五·春牛經(jīng)式》:“釋策牛人罨耳……寅亥時為通氣,故揭一邊。子丑時芒神全戴掩耳,為嚴凝時全掩也。”
劉克莊名句,四和名句


猜你喜歡:
-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唯不求利者為無害,唯不求福者為無禍。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詮言訓》
-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下·第四節(jié)》
-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
- 詠園中雜花十三首·其一·葵王立道〔明代〕
- 挽徐吏部熊夢渭〔宋代〕
- 見諸姬學玉臺體皇甫冉〔唐代〕
- 哀太尉惠穆公三首·其三劉摯〔宋代〕
- 水調(diào)歌頭葛郯〔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