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全文: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黃紙召。
孤云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時論毗曇經(jīng),一佛出世只為人。
凝師白傳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河漢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時游戲。
簦屩躋堂累千輩,鍧雷激電非思議。
毫忽微差失大千,同盡鴛鴻與螻蟻。
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誠豈弟。
體味龍宮七佛書,盧老面目云何是。
余生流浪無明窟,回首塵塵非自己。
季咸鬼眼必見窺,和璞妙算應(yīng)不遺。
大士知言善呵蔽,朝聞夕殞甘如飴。
疑蛇一祛病當(dāng)愈,識路還家要有時。
金華士女涕泗流,胡為決往龍翔游。
是間雖住亦非住,奔軼常行祖師處。
參考注釋
忽微
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萬分之一。微,一十的百萬分之一
禍患常積于忽微。——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差失
差錯;失誤
若有差失,乞斬全家。——《三國演義》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稱。 晉 道恒 《釋駁論》:“故神暉一震,則感動大千?!?宋 蘇軾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趙樸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氣吞大千, 天安門 外, 泰岱 壯嚴(yán)?!?/p>
同盡
同時畢命;同歸于盡。 明 陳子龍 《歲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盡,可憐七尺如鴻毛。” 阿英 《李闖王》第四幕:“我 吳三桂 就是投順過去,一朝再有變化,又怎么是好?真?zhèn)€與他同盡嗎?”
鴛鴻
(1).鵷鶵和鴻雁。比喻賢人。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鴛鴻不易狎,龍虎未宜馴?!?仇兆鰲 注:“鴛小鴻大,兩物不倫,當(dāng)作鵷鴻?!肚f子》:‘鵷鶵發(fā)於南海,飛於北海?!伺c鴻飛冥冥,舉翅摩天者正相類。”鴛,一本作“ 鵷 ”。 唐 章孝標(biāo) 《錢塘贈武翊黃》詩:“鴛鴻待侶飛清禁,山水緣情住外州?!?/p>
(2).比喻同僚。 唐 李涉 《六嘆》詩之一:“風(fēng)月頻驚桃李時,滄波久別鴛鴻侶?!?宋 王禹偁 《獻(xiàn)轉(zhuǎn)運副使太常李博士》詩:“清白成家計,操修達(dá)圣聰。即徵歸家闕,清秩冠鴛鴻?!?/p>
螻蟻
螻蛄和螞蟻。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魚大矣,蕩而失水,則為螻蟻所制。——《韓詩外傳》
螻蟻之力
蘇籀名句,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名句


猜你喜歡:
- 月到東南秋正半。雙闕中間,浩蕩流銀漢。王國維《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
-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任賢勿貳,去邪勿疑。佚名《尚書·虞書·大禹謨》
-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