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頃凈慈倫老將示寂以其師無準(zhǔn)塔銘見屬后三年》
全文:
叢林老宿川無準(zhǔn),不釣纖鱗釣大魚。
抱佛腳多同學(xué)者,得吾髓有幾人歟。
難呼兜率談宗旨,且問狐山乞緒馀。
自笑余文無用處,熱瞞俗眼說真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文無
中藥當(dāng)歸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芍藥一名可離,故將別以贈(zèng)之;亦猶相招召,贈(zèng)之以文無。文無名當(dāng)歸也?!?清 錢謙益 《瑤臺歌》:“相思難避如逃瘧,一味文無是良藥?!?/p>
用處
用途;作用
毫無用處
俗眼
(1).淺薄勢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贈(zèng)曹將軍霸》:“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p>
(2).借指淺薄、勢利的庸俗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詩:“時(shí)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p>
(3).塵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p>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時(shí)候開始,他就愛上了物理學(xué),開始用他那對敏銳、機(jī)靈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恒存在的實(shí)體、實(shí)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shí)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jīng)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薄冻晌ㄗR論》卷九:“真謂真實(shí),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shí),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明 屠隆 《曇花記·西游凈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xiàn)真如。”《紅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范文瀾 《唐代佛數(shù)·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p>
劉克莊名句,頃凈慈倫老將示寂以其師無準(zhǔn)塔銘見屬后三年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