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采地黃者》
全文: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wú)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lái)朱門家,賣與白面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參考注釋
何用
(1).為什么。《詩(shī)·小雅·節(jié)南山》:“國(guó)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 孔穎達(dá) 疏:“何以不監(jiān)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p>
(2).憑什么;用什么?!斗Y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jiàn)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shī):“殺身諒無(wú)補(bǔ),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wèn)的語(yǔ)氣表示不用、不須?!逗鬂h書(shū)·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shī):“今日摧殘何用道!數(shù)里曾無(wú)一株好?!薄独m(xù)資治通鑒·帝顯德元年》:“今皆國(guó)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shí)不去射殺它,留到現(xiàn)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糇糧
干糧;食糧?!妒印肪硐拢骸澳饲彩寡矅?guó)中,求百姓賓客之無(wú)居宿、絶糇糧者賑之。”《晉書(shū)·李壽載記》:“ 壽 大悅,乃大修船艦,嚴(yán)兵繕甲,吏卒皆備糇糧?!薄缎绿茣?shū)·循吏傳·陳君賓》:“去年 關(guān)內(nèi) 六州穀不登,糇糧少,令析民房逐食?!?/p>
餱糧:食糧;干糧?!对?shī)·大雅·公劉》:“迺積迺倉(cāng),迺裹餱糧?!?三國(guó) 魏 曹植 《應(yīng)詔》詩(shī):“雖有餱糧,饑不遑食?!?明 許自昌 《水滸記·慕義》:“宛子城中,富積餱糧萬(wàn)萬(wàn)。” 章炳麟 《東夷》詩(shī)之一:“隴首餘餱糧,道路無(wú)拾遺?!?/p>
白居易名句,采地黃者名句


猜你喜歡:
-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父母教,須敬聽(tīng)。父母責(zé),須順承。李毓秀《弟子規(guī)·入則孝》
- 五月天山雪,無(wú)花只有寒。
- 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劉勰《文心雕龍·附會(huì)》
-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