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shí)凝弟在席》
全文:
爾從咸陽來,問我何勞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云秋。
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絲桐感人弦亦絕,滿堂送君皆惜別。
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
明日斗酒別,惆悵清路塵。
遙望長安日,不見長安人。
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jīng)為近臣。
一朝復(fù)一朝,發(fā)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
折翮翻飛隨轉(zhuǎn)蓬,聞弦墜虛下霜空。
圣朝久棄青云士,他日誰憐張長公。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遙望
向遠(yuǎn)處看;看遠(yuǎn)方
遙望山頭的蒼松
長安日
(1).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 元帝 問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后因以“長安日”指 長安 。 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 洛城 雨,稍遠(yuǎn) 長安 日?!?/p>
(2).指代君王。 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 長安 日,愿上 南山 壽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愿枉 長安 日,光輝照北原。”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
長安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李白名句,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shí)凝弟在席名句


猜你喜歡:
- 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慶既令居,韓姞燕譽(yù)。
- 見一葉落,而知?dú)q之將暮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說山訓(xùn)》
-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飛鳥成列,鷹鷲不擊劉向《說苑·雜言》
-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 春未來時(shí),酒攜不到千巖路。
- 云頂寺蹙云軒呂陶〔宋代〕
- 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岑參〔唐代〕
- 清平樂辛棄疾〔宋代〕
- 山居三首廖行之〔宋代〕
- 驀山溪 贈劉歌會剃頭面王哲〔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