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是師無是士,聞?wù)咭恍蜓诙?/h1>王洋 《以校正字學(xué)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洋的《以校正字學(xué)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全文: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fā)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xué)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齊人謀莒本秘詭,登樓密語不敢指。
兩唇含合不哆侈,見者能知豈徒爾。
后人學(xué)疏忽源委,傳會流俗兼下里。
庚長吳人記前史,郢永遂令齊亥豕。
少知長老*習(xí)步跬,紅綠誰能辨朱紫。
縱有是師無是士,聞?wù)咭恍蜓诙?/span>。
我年六十老書幾,仿佛聲形多取似。
目前趨過或但已,翻覆討論徒累累。
方侯大梁舊冠履,結(jié)發(fā)儒衣長槐市,發(fā)憤編摩貪寸晷。
索摘真能窮骨髓,持以告人遭詆毀。
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聞寧轉(zhuǎn)徙,若不我從知已矣。
我留龜溪同梵庋,膻蕕偶幸親蘭芷。
時論古意自鞭棰,不覺此心思奮起。
乃知古學(xué)惟審是,晚乃紛紜聽華綺。
考永聲律究終始,縱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誰云不傳紙,革誤鋤疑云糠秕。
欲障東流歸海水,識路直須行不已,靖節(jié)琴中有宮徵。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掩耳
(1).捂住耳朵不聽?!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荀躒 掩耳而走?!?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趨走?!?唐 韓愈 《寄盧仝》詩:“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纔及輒掩耳?!?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業(yè) 五色云起,諸君謂為慶云,擬賦詩。 劉 獨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氣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當輔之。’眾皆掩耳。”
(2).指不聞不問。 清 唐孫華 《哭曹九咸明府》詩之四:“折腰憐傲吏,掩耳作家翁。”
(3).御寒護耳的用品。《元典章·禮部五·春牛經(jīng)式》:“釋策牛人罨耳……寅亥時為通氣,故揭一邊。子丑時芒神全戴掩耳,為嚴凝時全掩也?!?/p>
王洋名句,以校正字學(xué)還方智善作詩贈之名句


猜你喜歡:
- 凡與敵戰(zhàn),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我志,一則挫敵威。佚名《百戰(zhàn)奇略·第一卷·選戰(zhàn)》
- 大雪北風(fēng)催,家家貧白屋。
-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
-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 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蘇軾〔宋代〕
- 次韻吏隱堂二首·其二釋德洪〔宋代〕
- 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司空曙〔唐代〕
- 清江引·立春貫云石〔元代〕
- 寄題盧川容膝軒詩王邁〔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