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jīng)旬出飲獨空床。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畏 一作:裹)
詩酒尚堪驅(qū)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yīng)須美酒送生涯。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被江邊上的春花弄得煩惱不已,無處講述這種心情只能癡狂沉醉。
來到南邊鄰居處尋找酷愛飲酒的伙伴,不料床鋪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飲酒。
繁花亂蕊像錦繡一樣裹住江邊,腳步歪斜走入其間心里著實怕春天。
不過眼下詩和酒還能聽我驅(qū)遣,不必為我這白頭人有什么心理負擔(dān)。
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
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漿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東望少城那里鮮花如煙,高高的白花酒樓更是解人眼饞。
誰能攜酒召我前往暢飲,喚來美人歡歌笑舞于盛席華筵?
來到黃師塔前江水的東岸,疲倦困怠沐浴著和煦春風(fēng)。
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我該愛那深紅還是愛淺紅?
黃四娘家綻放的鮮花遮蔽了小路,萬千花朵將枝條壓得低了又低。
留戀那芬芳花間時時飛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歡聲啼鳴的黃鶯。
并不是說愛花愛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盡時遷老境逼來。
花到盛時就容易紛紛飄落,嫩蕊啊請你們商量著慢慢開。
注釋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邊的浣花溪。獨步:獨自散步。
徹:已,盡。
顛狂:放蕩不羈。顛,即“癲”。
南鄰:指斛斯融。詩原注:“斛斯融,吾酒徒?!?br />旬:十日為一旬。
稠:密。畏(wēi):通“隈”,山水彎曲處。一作“里”。
行步:腳步。欹(qī):歪斜。實:一作“獨”。
在:語助詞,相當于“得”。一說“在”相當于“時”。
料理:安排、幫助。白頭人:老人。詩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發(fā)。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縣志》載,少城在成都縣西南一里。
可憐:可愛。
盞:一作“鎖”。
佳人:指官妓。秀筵:豐盛的筵席。
黃師塔:和尚所葬之塔。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余以事至犀浦,過松林甚茂,問馭卒,此何處?答曰:“師塔也。蜀人呼僧為師,葬所為塔,乃悟少陵“黃師塔前”之句。
懶困:疲倦困怠。
無主:自生自滅,無人照管和玩賞。
愛:一作“映”,一作“與”。
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蹊(xī):小路。
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
嬌:可愛的樣子。恰?。合舐曉~,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一說“恰恰”為唐時方言,恰好之意。
愛:一作“看”。肯:猶“拼”。一作“欲”,一作“索”。
紛紛:多而雜亂。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簡評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春。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這是他寫這組詩的生活和感情基礎(chǔ)。第二年(一說第三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杜甫名句,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名句


猜你喜歡:
-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呂不韋《呂氏春秋·論·不茍論》
-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fēng)號怒天上來。李白《北風(fēng)行》
- 君子時詘則詘,時伸則伸也。荀子《荀子·仲尼》
- 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shù)也。荀子《荀子·富國》
-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子思《中庸·第二十章》
-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岑參〔唐代〕
- 游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其二·大江王漸逵〔明代〕
- 春日偕李克蒼比部登鶴樓晚過武當宮漫興八首·其四沈鈇〔明代〕
- 送內(nèi)弟汪強仲赴臺州稅官樓鑰〔宋代〕
- 目前傳神歐陽價楊杰〔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