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所在,雖污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
劉安及其門客 《淮南子·說山訓(xùn)》名句出處
摘自《淮南子·說山訓(xùn)》
解釋:美好事物之所在,就是受到玷污辱沒,世人也不能使它低賤;丑惡事物之所在,就是有人鼓噪吹捧,使之抬高身價,世人也不能使它貴重。
原文摘要:
先具繳與矰,好魚者先具署與罛,未有無其具而得其利。遺人馬而解其羈,遺人車而稅其轙。所愛者少,而所亡者多,故里人諺曰:“烹牛而不鹽,敗所為也?!辫钣械檬拢瑘蛴羞z道,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故亡國之法有可隨者,治國之俗有可非者。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弊箄甑瓾,在[礻+丹]茵之上,雖貪者不搏。美之所在,雖污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春貸秋賦民皆欣;春賦秋貨眾皆怨;得失同,喜怒為別,其時異也。為魚德者,非摯而入淵;為蝯賜者,非負(fù)而緣木,縱之其所而已。貂裘而雜,不若狐裘而粹,故人莫惡于無常行。有相馬而失馬者,然良馬猶在相之中。今人放燒,或操火往益之,或接水往救之,兩者皆未有功,而怨德相去亦遠(yuǎn)矣。郢人有買屋棟者,求大三圍之木,而入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所在
(1)
(2) 處所;地方
在背山面水這樣一個所在,靜穆的自然和彌滿著生命力的人,就織成了美的圖畫。——《風(fēng)景談》
(3) 指存在的地方,強(qiáng)調(diào)不在別處
太行、碣石之間,宮闕山陵之所在。——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4) 到處;處處
所在多有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宋· 蘇軾《石鐘山記》
污辱
(1) 損害別人的自尊心
(2) 污損,玷污
污辱門庭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shí)現(xiàn)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3)
〈方〉∶不至于
高隆
謂在上位高顯之處?!痘茨献印ふf山訓(xùn)》:“美之所在,雖污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高誘 注:“‘世不能貴’者,喻小人在上位高顯之處?!?/p>
劉安及其門客名句,淮南子·說山訓(xùn)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