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文蔚的《節(jié)后赴傳巖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隱庵華嚴(yán)寺吳巖》
全文:
乘興聯(lián)翩渡小溪,輕車不怕日斜西。
擬來古寺觀新扁,且向山齋讀舊題。
茆屋起煙歸路暝,秋云閣雨暮天低。
人生適意惟行樂,不較毫芒寵辱齊。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dòng)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gè)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guān)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適意
(1) 舒適
房子寬敞明亮,住得很適意
(2) 適合心意
他為這種適意的幻想所包圍,覺得其中的樂趣在招引他。——《堂吉訶德》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情*色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毫芒
(1).毫毛的細(xì)尖?!俄n非子·喻老》:“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 離朱 覿毫芒於百步?!?唐 裴铏 《傳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輝室,可鑒毫芒?!?宋 司馬光 《清逸處士魏君墓志銘》:“天長不息兮,地大無疆;人寓其中兮,細(xì)於毫芒。”
(2).比喻極細(xì)微。 漢 班固 《答賓戲》:“獨(dú)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內(nèi)?!薄逗鬂h書·方術(shù)傳下·郭玉》:“醫(y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宋 蘇軾 《孫武論下》:“舉百倍之勢(shì),而立毫芒之功?!?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漸漸漸漸地認(rèn)出‘自己’的真面目呀?!?/p>
寵辱
榮寵與恥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nèi)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p>
陳文蔚名句,節(jié)后赴傳巖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隱庵華嚴(yán)寺吳巖名句


猜你喜歡:
- 送人歸四明王汝玉〔明代〕
- 林提學(xué)挽詞鄧肅〔宋代〕
- 和彥及牡丹時(shí)方北趨薊門情見乎辭蔡珪〔宋代〕
- 山田乾隆〔清代〕
-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