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元稹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
全文:
驃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
促舞跳趫筋節(jié)硬,繁辭變亂名字訛。
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zhuǎn)空傞傞。
俯地呼天終不會(huì),曲成調(diào)變當(dāng)如何。
德宗深意在柔遠(yuǎn),笙鏞不御停嬌娥。
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
古時(shí)陶?qǐng)蜃魈熳?,遜遁親聽康衢歌。
又遣遒人持木鐸,遍采謳謠天下過。
萬人有意皆洞達(dá),四岳不敢施煩苛。
盡令區(qū)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
秦霸周衰古官廢,下堙上塞王道頗。
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傳稱魚鱉亦咸若,茍能效此誠足多。
借如牛馬未蒙澤,豈在抱甕滋黿鼉。
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
是非倒置自古有,驃兮驃兮誰爾訶。
參考注釋
古時(shí)
過去了的時(shí)代,系指古代
天子
古以君權(quán)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遜遁
見“ 遜遯 ”。
康衢歌
相傳 春秋 齊 寧戚 飼牛,擊牛角而歌于康衢,辭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遭 堯 與 舜 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zhǎng)夜曼曼何時(shí)旦?” 桓公 奇其歌,命后車載回,任以國政。事見《呂氏春秋·舉難》、 漢 劉向 《說苑·尊賢》。歌辭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裴駰 集解引 應(yīng)劭 曰。后因以“康衢歌”喻指賢才不遇而發(fā)之悲歌。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啟》:“﹝君侯﹞觀 梁父 之曲,識(shí)臥龍於 孔明 ;聽康衢之歌,得飯牛於 寧戚 ,是用異人翹首,俊乂歸誠?!?/p>
元稹名句,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驃國樂名句


猜你喜歡:
- 欲安時(shí)興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無由。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三章》
-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弟子《論語·泰伯篇》
- 相呼相應(yīng)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鄭谷《鷓鴣》
-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孔子弟子《論語·微子篇》
- 何當(dāng)一夕金風(fēng)起,為我掃除天下熱。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