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滕岑的《甲申大水二首》
全文: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憂。
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光若龍移湫。
眼看上流沒高樹,下流屋廬渺無處。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如此災變已三度。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山面
山的南面。 五代 齊己 《題鶴鳴泉》詩:“噴開山面碧,飛落寺門寒?!?宋 蘇軾 《初入廬山》詩之一“要識 廬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宋 趙葵 《行營雜錄》:“﹝上﹞遂引羣公及內(nèi)侍數(shù)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從行?!?/p>
一雨
(1).一場雨。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詩:“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宋 蘇軾 《喜雨亭記》:“一雨三日,繄誰之力!” 許杰 《枉生女士》:“所謂‘終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p>
(2).佛經(jīng)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說一味之法,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于雨?!督饎?cè)两?jīng)·序品》:“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唐 皎然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jīng)》詩:“應(yīng)機如一雨,誰不滌心塵。”
泛溢
亦作“泛溢”。1.漫溢;泛濫?!度龂尽な裰尽りP(guān)羽傳》:“秋,大霖雨, 漢水 汎溢?!薄端螘ば⑽涞奂o》:“雨水猥降,街衢泛溢?!?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詞》:“自汎溢以來,累有摧壞。” 宋 蘇轍 《筠州祈雨青辭》:“去夏大水汎溢城邑,繼以秋旱,民食不足?!?清 唐孫華 《連雨》詩:“吾鄉(xiāng)本沮洳,百川愁汎溢?!?王西彥 《魚鬼》:“洪水來了,從溪岸泛溢出白流,遠遠望去,好像是無數(shù)道瀑布的傾瀉?!?/p>
(2).水廣大無際貌。 漢 揚雄 《反離騷》:“馳 江 潭之汎溢兮,將折衷虖 重華 。”
(3).多而濫;空泛不切實。《群書治要》卷四八引 三國 魏 桓范 《世要論·序作》:“世俗之人,不解作體,而務(wù)汎溢之言,不存有益之義。” 王闿運 《湘綺樓論文》:“詩則有家數(shù),易摸擬,其難亦在於變化……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p>
(4).猶洋溢。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李子牟》:“清音激越,遐韻泛溢,五音六律,所不能偕。” 鄭振鐸 《蝴蝶的文學》一:“在這個時候,我們似乎感得全個宇宙都耀著微笑,都泛溢著快樂?!?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八章:“一種忘懷一切、天真、甜美的表情在 駱剛夫 底臉上泛溢著?!?/p>
滕岑名句,甲申大水二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