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山房假寐夢有一客抱琴奏曲而去既覺詩以記之》
全文:
山房夜坐無眾喧,隱幾而臥方澹然。
忽夢有人來我前,從容為我揮五弦。
琴聲一一皆清圓,如聽廣樂於鈞天。
曲終倏爾升云軿,亦有笙鶴相后先。
未知重會在何年,臨風別恨空綿綿。
覺來竟亦何有焉,唯聞漏鼓聲咽咽。
因識死生同寤寐,榮枯得失皆無意。
參考注釋
倏爾
忽然
看起來這老賊果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爾又變了?——《灌園叟晚逢仙女》
升云
猶升遐。 唐 李復言 《續(xù)幽怪錄·辛公平上仙》:“將軍曰:‘昇云之期,難違頃刻。上既命駕,何不遂行?’”參見“ 昇遐 ”。
笙鶴
漢 劉向 《列仙傳》載: 周靈王 太子 晉 ( 王子喬 ),好吹笙,作鳳鳴,游 伊 洛 間,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鶴駐 緱氏山 頂,舉手謝時人仙去。后以“笙鶴”指仙人乘騎之仙鶴。 唐 杜甫 《玉臺觀》詩之一:“人傳有笙鶴,時過北山頭?!?宋 姜夔 《阮郎歸》詞:“與君閒看壁間題:夜涼笙鶴期。” 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陽觀》:“不信夜來高頂望,定應笙鶴下飛仙。”
后先
腳前腳后距離很近
舟與哨相后先。——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釋文珦名句,山房假寐夢有一客抱琴奏曲而去既覺詩以記之名句


猜你喜歡:
-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子思《中庸·第十三章》
-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鳩摩羅什譯《金剛經·不受不貪》
- 送獨孤曵還京戴叔倫〔唐代〕
- 螢乾隆〔清代〕
- 送鶴神黎廷瑞〔宋代〕
- 贈別盧行之三絕·其二許景衡〔宋代〕
- 水云鄉(xiāng)和制機劉自昭韻三首吳潛〔宋代〕